有朋友问我,盘文玩核桃的精髓是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对于很多盘文玩核桃的人而言,可能都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你回答的逼格高了,人家说你“装”。你回答的低了,又难免别人会说你,不懂却又要装懂。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可能答案很多,但很少有一个是对的。
早些时候,很多人说读书有什么用呢?因为世世代代在山村里面,读书读得多的也还是在这个山村里面,跟他们那些没有读书的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这些读书人都有一个臭毛病,就是他们常说的“酸腐”。
读书人也是很苦恼的,读的书能够将一块田都覆盖了,但是却不能让这块田不通过劳动,就长出粮食出来。然后就会有很多不满,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种不出粮食,却又满嘴之乎者也的人,这种人就被那些种粮食种的好的人,称为了“酸腐”。
大抵上不盘文玩核桃的差不多也是这样看待那些盘文玩核桃的吧,盘这有什么意思,不能吃,又不能喝的,还浪费时间。然后听那些盘核桃的说上几句“盘核桃就是盘自己”的酸腐之话,难免会有一种,见到了一个不会种粮食,又还要用满嘴的之乎者也让粮食自动种出来。
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些满嘴的之乎者也呢?
就好像那句“梦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懂的人从里面看出了世事浮沉,看出了大千世界,不懂得人会想说一句“这是一种纯粹的瞎说”。然后还会告诉你,想他就去找他啊,回首什么,这不浪费感情吗?
盘文玩核桃也是这般光景,很多时候不是想要能从里面得到什么,可能就是简单的想盘一盘而已。很多东西未必一定是要从里面得到的,而是有时候可能就是从盘文玩核桃上感悟的,用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有个朋友说想要练出一手好毛笔字,但拿笔都不如小学生。他拜访大师,想让大师传授一些书法上的精髓。大师口干舌燥,口水横飞的讲了如何写出气势,如何写出一经,如何体现出特色。但最后朋友说了一句,我就是想知道该如何拿笔?
朋友回去之后,显然是没有得到大师的精髓,写出的字依然是拿不出手。当他认为自己练不出来的时候,看到他盘的那对五六年的核桃顿时感悟了。如果你认为他马上就写出一手好字了,这个真没意义了。
他明白了,盘文玩核桃的精髓是在核桃之外的,写毛笔字的精髓也是在毛笔之外的,这个之外是什么呢?
这个就是很简单的两个字“坚持”,从现在开始写,直到自己写出的字能够让自己满意那一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盘核桃的目标是什么?盘出一对红润如玉、晶莹剔透的文玩核桃。需要什么呢?不就是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