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豫西山区,那里满是丘陵,河道交错,想看到平原,需要绕着曲折的山路走二十多公里,到县城周边方能看到。故乡的山和水陪着我长大,我从此也忘不掉那片成长的地方。
小的时候,最盼望的季节是夏天,因为那是我们孩子最忙碌的季节,从早晨到晚上,都在享受着快乐的童年,没有一点时间是被浪费掉的。暑假一开始,夏天的雨也跟着暑气一起来了。一场雨下来,山上的树更绿了,河里的水更清了,我们也开始忙起来了。
经过雨水和骄阳的反复滋润,山上的树林里,野菌子突破厚厚的落叶,生长起来了。凌晨四点,启明星刚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就要起床,手提篮子,两三人成一队,相约往村庄周围的山上采蘑菇。我们当地叫采蘑菇为“拾娥”,也不知源自何处。山是一座座的,它们被山沟分成了一个一个山头。我们猜测或听闻谁去了苇园沟或转圈老沟,我们也便去另外的油橡沟或花包石咀,以便走的路尽量不相同,可以找到更多的蘑菇。那个时间,树林还处于幽蓝色的暮霭之中,山坡也流传着各种传说,因此我们结对是为了给彼此壮胆,也有胆大的,想采到更多更好的蘑菇,会独自一人去偏僻的山沟之中。野蘑菇长在茂密的树林里,有的才悄悄地探出了头,有的已婷婷立于杂草之上了;有刚露头的,伞上还顶着土,身上带着粘液,我们叫它“葫芦句”,有红伞的,粗腿,我们叫它“红脸关”;有灰伞的,略高,我们叫它“灰娥”;有白伞白腿的,我们叫它“鸡腿娥”,最好顾名思义,最好吃的也属它。采蘑菇一般要三个时辰,时间也都花在上山下山上了。回到家,吃完早饭,还要用水洗净,然后在热水里煮,去除身上的“曝气”,在中午时候由家长炒着吃。这在当时算是一道美味。
晌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清晨采蘑菇毕竟占用了少年最宝贵的睡懒觉时间。因为中午,我们要去河里洗澡、摸鱼。故乡的河是一条自然河,河道在两山之间婉转蔓延。整个河道相当开阔,有几百米宽。河床上满是石头和沙子,这样一来,草长的也很少。但也有成片的草丛,那一般都是淤泥的聚集地,除了牛羊感兴趣或者是为了自己抓的小鸟找吃的外,我们一般是不去的。河水也并未占满整个河道,在正常情况下,河水的宽度只有十多米或几十米。河流也便在河床上游移,时而挨着北岸的山坡根部流淌,时而在河床中间,时而在河床的南岸。我的村庄也在河的南岸。洗澡的地方一般选择有大石头的地方,这样可以从上一跃而下,做最原始的跳水运动。洗澡的时候,人会很多,所以我们也经常在水里游戏,有时是摸猴(潜水抓人)、有时是找石头,胜负难分,体会到的只有游戏的快乐。而我最期待的是,找个水草丰盛的水边,摸鱼。河里的鱼一般都是白鱼,因通身白色,身体苗条,我们叫它“白条”,这种鱼最多,也最好抓;大点的是鲫鱼,因有光滑的鱼鳞,我们也叫它“鲫鲫壳”,但通常很难抓到。也不是每次都能摸到,有时候还出门会出现危险。有一次,我在水中摸鱼,忽然觉得摸到的是条大鱼,很兴奋但又和往常摸到的鱼身光滑难抓不一样,其身上涩涩的,便拿出水面,一看是条水蛇,吓得我赶紧扔掉,从此摸鱼在我心中也留下了阴影。洗澡到身上没力气了,我们便找棵可以轻易爬上的树休息。可以爬的树通常是柿树,树龄要大点,这样枝叉多,可以多容纳几个人,偶尔也会在书上摸猴,以此打发少年无聊的时光。
到了晚上,可做的事就更多了,抓爬叉、河里抓鱼和蟹,找萤火虫,亦或是更难点的找蝎子。晚上也是可以洗澡的,成年人也多在这个时间在河里洗澡。洗完澡,我和家人在河床上找个没有草的地方,或坐或躺。地上的石头和沙子还是热的,坐上去,觉得热气在往身体里钻,那种奇妙的感觉在当时觉得很舒服,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气在身体内流转。在我记忆里最美好的,还属天上的银河。银河,在小时候的故乡很常见,几乎晴天的晚上都可以看到,那一道繁群星汇聚的天河犹如复制在天上的河流,让我觉得亲近,也让我向往。印象中的银河,不止充斥着神话故事,也装载了我无数的好奇,想把每个星星都数一遍,想看看天上住的那些神仙怎么吃饭、怎么修行!以至于现在生活在城市的我,仍对其念念不忘。犹记得,小学时为数不多几次的晚自习,放学回家,我们一起孩子走在一起,一起唱歌,一起看银河、看流星,哪一个不对其充满好奇,哪一个不对其置身其中的快乐感到快乐!
现在每次回家,开车穿梭在群山之中,看那高高低低的形态、青黄交替的色彩,感受幽静沉寂的性情、丹青水墨的意境,让我心顿感宁静。我用心感受故乡的面貌,故乡也在用心给我温暖的拥抱。只有分别时,不免有些惆怅,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