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四部》(102)
102、我们应该创建什么意识?
我们从未清理过自己的意识,更不知道应该创建什么意识,个人意识的形成和运行是一片模糊的区域,我们深陷于复杂的生活事实中,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思想、观念、情感等意识方法对事物作出反应,我们普遍认为意识是我们运用的生存工具,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运动力。我们没有发觉有个意识体系已经于行为之前替我们概括了一切存在,康德把这个体系叫做“先验”。先验是产生知识的知识,是经验之前的经验,而意识体系是存在之前的存在,是事实之前的模型。我们无法忽略这个意识体系的存在,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是由他的外貌决定的,也不是由他的行为事实所构成,要准确判断一个人,仅仅看他做了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我们进一步了解其所思所想,也并不真实,一个人最本质的存在就是看他具有的意识体系是什么形态,我们把这个所指叫做“心灵”或者“灵魂”。这看似我们意识到了人的意识体系,但我们对其理解却是错误的,我们主张的是修心,去除恶念,主张善意,我们倡导灵魂深处的革命是让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义的人、纯粹的人和崇高的人。我们只知道灵魂与现实的人不一样,现实只是人的躯体,灵魂才是人的真实存在。这种人与肉的两分法是对意识模式的误解,宗教更是将人的意识存在具体化为另一种有别于现实的存在,让其在人死亡以后,或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出窍”,让人的灵魂去到另一个并非现实的世界,以另一种状态生活。这些五花八门的误解更增添了我们对自我意识体系了解的难度,将意识作俗化处理,更是误人至深。
将人的灵魂做人格化描述,得到的不过是另一个人,仍然拥有人的认识与经验,仍然与人有一样的行为模式,只不过加入了我们想当然的改变而已。所以,人改去改来,修去修来,一代一代,一辈一辈,还是本质上相同的人,还是同样的三观,还是具有同样的行为,还是同样的意识形态,所改变的不过是思想内容和行为内容而已。人类数千年无法做本质改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触动人本质上的意识模式。我们的意识形态从未有过质的改变,以致于,世界变化迅速,人的本质却一直不变。看来触及灵魂并未触及到人的意识模式,改变心灵也改变不了人的意识形态。
千百年来,我们对自己的不满与失望原来根子就在意识形态,我们终于明白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应该改变什么了。从意识模式开始改变意识形态,这是一桩从未做过的大事,人类从文明活动以来从未动摇过的意识模式要开始改变,这是比世界上任何改变都要重大得多的事件,其实这意味着人和世界都要换新。意识模式的改变从人对存在的认识开始,我们得放下对存在的一以贯之的主观认识,回到存在的本质上来。我们关于存在认识的理论体系都得放弃,我们自重新认识存在开始,直到重新认识事物的运动过程,直到重新认识自己。这是意识模式重建的必要过程,我们否定和放弃已有的认识是放弃旧有意识模式的开始。在放弃的过程中重建,一边放弃一边重建,这是全新的意识模式开启的方式。对我们来说,困难的是放弃,让我们放弃唯物、唯心以及宗教的思维,让我们不再以辩证法而是以整体观看问题,让我们放弃生命的理念而以感知理念为意识中心,让我们不再用竞争的手段而以感知愉悦为动力……这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人类的意识形态大厦坍塌,这将挑战我们接受颠覆的勇气。蝴蝶羽化必须蜕去蛹壳,其过程将是痛苦的,也是痛快的。我们蜕下的是地上爬的蛹壳,我们得到的将是翱翔天际的翅膀。
改换意识模式不仅是改变思想观念,而是改变了存在的立场、目的和态度。模式的改变当然不限于内容,是让我们从根本上转移到存在的本质立场上来,完全与存在的目的和节律一致,让人真正地作为存在本身而存在,再也不作为存在的附属而存在。意识模式的改变意味着人以新的方式存在,以新的姿态和世界建立关系,以新的三观来再创造新的人类,以新的人类来开始新的文明存在。我们都在期待着具体的实施行动,而具体行为措施就在我们的认识变化开始以后。(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