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好久没更文啦!现在恢复更文。前面几期我们点明了文章主要的、能从23分到27分的诀窍。但是怎么才能从27分变成28,29乃至30分的作文呢?如果想要得到一次彻彻底底的“蜕变”,那么这一期对你的意义很大,请认真浏览,并完成练习。
(1)开头的问题
1.不要给你的作文戴“高帽子”。假如我们写父亲对你的爱,我相信许多同学的开头都会是这样的:世上有一种难以揣摩的爱,这种爱是无形的,却又是有形的。这种爱就是——父爱。 (鼓掌鼓掌)是不是写的很好?相信许多同学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但是这种文章我们读多了就会发现,开头把这个故事给扯大了,其实这个故事就能表现出你想说的,可你又说了一遍,想把你作文的等级“拉高”,俗称戴一顶帽子。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大家可以想想看这个开头是不是能用于许多关于父爱的文章,任何主题,任何题材都可以用,不够独特呢?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种开头的方式:情景带入法。
这种开头的最大几个好处就是:(1)非常新颖,简洁明了(2)让读者快速融入 (3)不可替换,不是任何文章都可以使用此开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个情景式的开头:“爸爸猛地把我举起,用布满岁月沧桑的手抚摸我的脸颊,告诉我:世上没有他做不到的事……
大家看,情景式的开头是不是很好写?
2.千万不要将开头扯得太长,拖泥带水。开头,只是文章的一个总起,就好比一部电影,你前面铺垫的文章太长,就会导致这部电影太枯燥无味。但是没有前面的铺垫,整部剧的结果就会显得很突然,没有交代。所以,一定的交代还是需要的。
(2)中间的问题
1.不要将无关紧要的话语夹杂其中,而忽略了一定的线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段话:“那些个美好的早晨,未见其人先见闻其声,每个教室书声琅琅,(不过有的同学却在做别的事。)我们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看出来了吗?文中( )内的语句是不是显得很突兀?很不融合?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说明你的语感还是杠杠滴!至于怎样不犯这样的毛病,就请回顾我的文章《怎样把记叙文写的有意义》,相信你一定会从那篇文章中收获满满。
同时,也请注意️,你文章的表达必须必须围绕一个点,进行慢慢地扩张。切记,包括说明文在内,所有文字的表达都要围绕一个点!
2.过于雷同,显得毫无新意。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写母爱,写的都是妈妈冒雨送我去看病,妈妈批评我,帮我分析试卷错题;每次写到难忘的事,写的都是我去哪里哪里玩儿啊,我做了一件怎样怎样的物品;每次写到一件好人好事,写的都是我帮老奶奶过马路,我给孕妇让座……是不是被我猜准了?不过,在保持新颖的同时,一定要保证选材的健康、正面性,否则的话~别说是从我这儿学来的!(偷笑偷笑)
3.一逗到底,一段到底。我看过有些同学的文章,你敢想象吗?我读他的文章就像在看一篇没有任何标点的文言文,不通俗、不易懂,而我对这篇文章唯一的看法就是:
老兄,您语感真好!不用分段也行!
请各位想想看您是喜欢看 像污泥一样,一坨的文字还是喜欢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文字?当然又是后者。(抱歉用词略微有些不当)
(3)结尾的问题
1.说大道理,“哦,原来又是这样。”前面的文章、文字一切毫无瑕疵,最后关头,没有给读者一个意外的惊喜。例如下面的这个结尾: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团体意识的重要性。
相信你看到这个结尾,也会“哦”的一声喷出老血来。不过,如果用在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中,那老师一定会毫不吝啬地给你竖起大大大…的拇指。建议高年级段的同学们不要使用这样的结尾哦!
2.忽然结束,“我太南了,简直手足无措。”嗯?!没啦。看到这样的结尾,不知道是小作者没兴趣了,还是没耐心了。总之,就像灯泡忽然一下“黑”了,大家惊慌失措。然后,就bad ending了。我相信没有人会想看这样的结尾的。
3.拖泥带水,“终于结束啦!Hooray!”这个问题比较难理解,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身生之计在于青。我们正处于青年时期,而青年时代是人的黄金时代——一个人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只要我们有志气,艰苦奋斗,珍惜时刻,就必须能做到最好。让我们记住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吧:你热爱生活吗?那么别浪费时刻,正因时刻是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
这段还是轻病患者。因为他的文笔优美,所以这个问题看的不太明显。但是有些同学的文章也不只是为了凑字数,还是为了什么,光结尾就写了3、4段,你说烦不烦?
好了,今天就唠叨到这儿了,让我们下期再见!
附:如果文稿出现别字或建议,请私信,小编会虚心接受。如要转发,请私信!并且请尊敬他人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