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辅导员给我们写的寄语“活在当下”,当时粗浅的觉得应该就是做事不瞻前顾后,享受当下的每一刻生活。这几天学了万维钢老师的解读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让我对“活在当下”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边分享给大家。
1、幸福需要活在当下
从小,小学老师都跟我们说,上初中就自由了,老师就不会管我们那么多了;但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又跟我们说高中才会更自由;上了高中,老师才说考的好的大学才会衣食无忧;等上了大学,才明白这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山顶,有的只是一山又比一山高,只要你有追求,你就远远都在路上,永远都在想着达到目标之后的幸福感,可达到了目标,你会发现这幸福感很短暂,很快你又会更大的目标。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作者阿德勒提倡的哲学,是教我们怎么主观地看待这个世界。无论现实、事情怎样,但是现实/事情的意义,我们可以自己选择。于是,要想获得幸福,这几乎完全取决于我们心态上的转变,这个转变不需要熟练掌握英语、不需要成为国家级运动员、不需要考上哈佛大学就可以做到。这就好比旅游,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个目的地才算旅游 —— 是从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就已经开始了,路上每一处点点滴滴都值得欣赏。或者你想成为一名钢琴大师,但并不是成了钢琴大师后才幸福。阿德勒不是不让你为目标而努力,他是让你享受练琴的每一刻。换句话说,阿德勒希望你能认真地活着。如果你不能认真地活着,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不喜欢当前的自己,那你真的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幸福。
2、幸福需要课题分离
阿德勒所谓课题分离,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你只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别人干涉了你的课题。就拿教育来说,天下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于是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提醒他好好学习,告诉他为什么学习很重要,这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非要逼着他学习,强迫他做这做那,那就不对了。因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你的课题是给他提供帮助。如果你强行干涉孩子的学习,乃至于让他为你而学,他就可能会欺骗你,甚至报复你。那难道说我们应该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不好好学习吗?课题分离并不是说要放任孩子不管,你可以帮助他。打个比方,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到河边,但是最终喝不喝水,那是它自己的决定。归根结底,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学习……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没用,而且有害。 就拿工作来说,我们也可以说“我好好工作,与老板无关”。很多人抱怨领导和老板,说用人不公赏罚不明等等,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把工作做好就是你的课题 —— 至于说老板对你如何,那是他的课题。
3、幸福来自于对于共同体的贡献感
很多人相信幸福感是跟别人比较出来的。但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比几十年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可幸福感没提高多少。这是因为人们最在意的总是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在阿德勒看来,来来他人比较而得来的幸福是无止境的,真正的幸福应该来自良好人际关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就是说幸福来自贡献,出自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为什么像比尔·盖茨、J.K.罗琳他们,已经功成名就有花不完的钱,完全被社会认可,还要继续工作呢?因为他们需要保持对社会的贡献感。比如有一位妈妈,每天全家人吃完饭,孩子玩游戏丈夫看电视,总是她一个人默默地收拾碗筷。如果这个妈妈想的是,丈夫挣钱我不挣钱所以他有权不收拾,孩子们太小不会收拾,只好我收拾 ——那她洗碗的时候明显就不会有幸福感。 可是为什么千千万万个妈妈却能心情愉快地收拾碗筷呢?因为她们知道那是在照顾家人。她是在为家庭这个共同体做出贡献。
反过来来说,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某个共同体不能自拔,因为我们并非只属于一个共同体!有些人对工作单位有很强的归属感,结果一旦被裁员、或者退休,就很难受了,就好像被共同体抛弃了一样。你要知道你除了属于那个工作单位之外还属于很多共同体:你属于家庭、你属于社会、你属于国家、你属于全人类,就算你死了,你还属于这个宇宙。就是生病卧床,你的存在就是对家属最大的意义。
所以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