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在的自己讨厌现在的自己时,很多人就开始狠下心,豪言要改变自己。一段时间过后,计划总赶不上变化,那个“自己”还是未曾改变。我曾以为改变自己,需要列很多详细计划,列很多宏伟目标,却不知改变可以“立即”开始,不找理由,无需借口。
大三那年春天,三月的宁夏依然异常寒冷。那时的我每日八点起床,宿舍四人,轮流匆忙洗漱,八点半赶到班级,带着朦胧睡意上课。有时候迟到成常态,散漫惯了。也常遭遇一觉醒来,早过了上课的时间,懊恼锤枕头的场景。太会自我安慰,我睡个懒觉,又不祸国殃民碍着谁。直到有一天和一个老外朋友聊起了关于“习惯”的话题,我只是隐约地觉得培养一个习惯有何等困难,却根本毫无头绪应该如何坚持。
我的本意和出发点只想改变那个慵懒的自己,那个说了许多目标却迟迟没有执行的自己,那个不想继续沉沦的自己。于是,首要做的事是早起,每日由八点起床改由每日六点半洗漱。没有思考太多,也不知能坚持多久,仿佛拎起背包准备一段远途旅行,没有终点,没有归途。
“每天喊我起床的不时闹钟,而是梦想!“这是做出早起决定后,QQ个性签名的更改。
早起的前两天,带着兴奋和激动,每日按时六点半起,十分钟洗漱,然后匆匆地赶到操场,学校北区的操场正好开工施工,由水泥操场改成绿草皮铺设,我只好找个离操场不远之地拿着一本《大学生英语口语情景对话》读本读起英语来。过了两日,春日的宁夏刮起沙层暴,从宿舍望出,黄沙弥漫整个天空,看不出窗外的一草一木,看着宿舍其他的舍友,依然睡在梦香中,此时的被窝里暖和无比,那种退却的火花不时在心中燃起,不想起床,只想找个理由再睡到八点起床上课。但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仔细思考,“如果今天的不坚持,换来前两日的努力,那就太白费一场
了。”于是拖着疲惫无奈的身躯还是出门找一个角落继续读起英语来。
随后的几天,我依然期盼着今天能不能刮起沙尘暴,今天能否下一场大雨,最好能像老家一样来一场台风,那样的我一定可以找更多的理由更多的借口不去早读。但天公似乎不作美,每每不想起床时候,天气总是一片大好,初升的太阳透过玻璃窗照亮宿舍每一个角落,似乎没有理由不早起,没有借口不坚持。
一周,两周,三周……时间一晃而过,坚持了一个月后,我对自己的坚持都不敢相信,那种对自己肃然起敬的心情只有经历了才能深切体会,四月的宁夏,天气有所好转,我也坚持了早起,不再需要通过强烈的意志来催促自己,而是本能式地习惯,这种习惯是在无需思考的情况下就对某事产生反应,而是自动带动人的行为。
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我没有落下一天,无论刮风,抑或下雨,坚持了四个多月,我是看着北校区操场一步步由杂乱无章变成绿地草皮,给我丰厚的回报不只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还在一段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个人的口语水平,四个月后,那位当初和我聊起“习惯”的老外朋友惊叹于我交流的无障碍,惊叹于我努力后的“成果”,对我的坚持由衷感叹,希望把这种“习惯“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永远的”习惯“!
据统计,成功人士95%都会早起。
苹果CEO库克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
通用电气CEO伊梅尔特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
迪士尼CEO鲍勃•伊格尔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
施乐CEO伯恩斯每天早上5点一刻起床。
也许早起的人只是容易成功,却未必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不一定都早起,这只是简单的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的数学关系。
但早起的习惯如果养起来,那力量一定是无穷的。
就像乔布斯所说:我未曾见过一个习惯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每天早上5点前就起床,伏案工作、写书写四五个小时,然后就出门跑步。每天起码跑10公里,而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比赛。村上春树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20多年。
梁文道在《我读》里说,“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很有纪律性地干一些事情的话是让人尊重的。比如每天早上去跑步或练瑜伽,打太极拳或是修行,或是写作。我对于这种人有特别的好感,总觉得他们这种有纪律的生活方式会带给他们额外哲理上的领悟,甚至会达到一种修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