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飞云子原创作品
编辑 / 飞云子
高考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甚至也可以说改变了半个中国。每年的高考现场,除了步履匆匆的考生们,还会有各色各样的家长服装秀,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考试之日,年轻的妈妈们都要争相穿上高开叉的大红旗袍,兆意考试旗开得胜;送考的人要属马,取马到功成之意。诸如此类,无奇不有。那么生活在古代的学童士子们,又是如何讨彩占喜的呢?
清朝时,有个生员,忘其姓名。某日去参加州府的考试。各自入座已定,只见一声令下,生员们个个聚精凝神,笔下生花,如走龙蛇。又有生员江郎才尽,搔头抓腮,冥思苦想。场中安静的只有沙沙的折纸声。忽然,只听得有一生员自其帽中,发出蝉鸣不已,甚是刺耳。 坐在附近的考生们,听到纷纷哄笑起来。这一笑可就惹上事了,国家取士,秋闱重地,捣乱考纪岂有此理。于是考官把这些考生都叫出去,问他们为什么发笑。
“我们听见那位生员帽子里发出奇怪的叫声,忍俊不止,故此发笑。”他们都同声说道。
主考官又去把那个秀才唤来,详细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大人。今天早上,我正要入场考试,父亲特意把我叫住,将一只蝉放进我的帽子里。这是父亲大人的命令, 小生也不敢违抗啊!”生员恭敬地回答道。
“你父亲为何要这样做呢?”主考官追问。
“父亲告诉我,取头名(鸣) 之意。”生员小声地回答道。
主考官听了不禁莞尔,亦无可奈何,让生员摘了鸣蝉,继续回场考试。
特摘此文,以飨读者一笑。
参考文献:
《笑林广记》,程世爵,清。
本文为飞云子历史文化自媒体原创作品,欢迎转载,恳请保留作者相关信息!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更正与删除,谢谢!
每天三分钟,历史百事通。恳请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