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细节见教养。
细节总是容易为人所忽视,所以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因而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教养。
一个人的教养,往往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里。
1
情绪稳定
有句话说得好: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却是本事。
情绪人人都有,懂得控制情绪的人,才不会被坏情绪操控。
掌控了情绪,也就掌控了行为,掌控了行为,也就掌控了人生。
拿破仑就曾说过:
“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有个这样的事:
一天,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臧克家在小饭馆吃饭。
突然隔壁桌的小孩不小心摔地上了,哇哇大哭,小孩的妈妈正好不在身边。
季羡林见了,立马去帮忙扶起小孩,小孩的妈妈回来,误以为孩子被欺负了,对着季羡林大骂道:
“一个大人干嘛欺负小孩,要是我儿子哪儿受伤了,跟你没完。”
这时候,目睹全过程的顾客看不下去,连忙帮着说话:
“是小孩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是好心帮你扶起他,你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呢?”
小孩的妈妈自知理亏,便不再说话。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明明被误解了,为什么一点都不生气?
季羡林笑笑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须解释”。
正所谓:情绪见人品。
情绪,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天性。
越是冲动急躁的时候,越是要提醒自己要冷静,因为所有的坏情绪,买单的都是自己。
就像有句话说得那样:
“人生路上,遇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能力,不是条件,也不是别人,而是情绪。”
总是不分场合对象,随心所欲地抱怨,发脾气,只会让旁人生厌。
遇事不轻易动怒,情绪稳定,不仅是一种高级的情商,更是一个人良好教养的体现。
2
守时守信
德国有一句谚语,“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守时,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礼貌。
康德也曾言:
“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和对方友约好时间见面,却拖拖拉拉迟到,过了约定时间,才姗姗来迟,让你原本的好心情在等待中慢慢耗尽。
一个总是不守时的人,久而久之,只会让别人对自己的好感一点点消失,让彼此间的信任一点点消磨殆尽。
鲁迅先生曾说过: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在一次招聘会上,一家公司在其中两名求职者的选择中犹豫不决,便通知他们两人需要进行一次复试。
复试当天,其中一名求职者在约定面试时间的前二十分钟就到了,而另一名求职者却在约定时间的半小时后才到达。
被问及迟到的原因,他给出的理由是:
因为不熟悉路线,所以耽误了时间。
两位求职者均离开后,面试官翻看两人的简历,发现迟到的求职者是985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并且各方面条件都很符合招聘岗位的需求。
虽然从面试结果上看,迟到的求职者能力各方面更强,但是公司选择录用了另外一位求职者。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守时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很守时。”
在日常生活中,守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一个人良好教养的体现。
守时,既体现了对别人是一种尊重,更能赢得别人的信赖。
博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里写过一句:
“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即时间观念,对你的行为和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时间,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3
换位思考
梁晓声曾说过:
“教养,不是一个人读了多少书,而是根植在内心的修养与底蕴,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一个人的教养最容易通过日常中的小细节折射出来的。
《红楼梦》中有个这样的情景:
刘姥姥进大观园,临走前,贾府给她送了很多东西。
平儿耐心地和刘姥姥交代道:
“这两个银袋,每袋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了。”
刘姥姥十分感激,千恩万谢。
平儿见此,笑了笑继续说道:
“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样。你放心收下就好,我还和你要东西呢,
到年下,你要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都送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特别爱吃。”
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看出平儿是个怎样的人。
话里看似是在向刘姥姥要东西,实际上,只不过是为刘姥姥减轻心理负担,让她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东西。
在人际往来中,懂得换位思考,细心体谅和理解他人的人,一定是个有教养的人。
有一句名言说:
“如果我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与人相处,懂得将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人舒服,体现了一个人不可多得的教养。
《菜根谭》有言: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同理,教养亦是如此,它藏在你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里。
生活中有许多细节,你也许不经意,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可以折射出你的为人。
真正的教养,都藏在细节里。
所以,千万别让小细节出卖了你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