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菜饼(油菜籽压榨完形成的油渣)的老李来装车,按平常习惯装完车就要付货款,可是老李今天却没有吭声,走的时候只撂了句“晚上回去再给你打款!”老公也笑呵呵的碍于情面打着哈哈送他出门。
看着缓缓驶走的汽车,我心里有一丝不爽,自古经商,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哪有借鸡生蛋的道理?
看着心有疑虑的我,老公说:“你放心,他不是投机倒把,利欲熏心的人,虽然只合作过两次,但人品绝对没问题,现在不方便,晚打一会儿没关系的。”
“但愿是这样,别到时候又让我去要帐。”
想起以前做的钢木家俱批发生意,真是让人苦不堪言,提起要帐就头疼。
小本生意,主要针对乡镇批发。虽然范围不大,但是那几年的效益还不错,多个乡镇串起来发一圈就完了。
建立信任很重要
零售商A,刚开始给他送货时,明明是按他电话里订好的货,装车、送到、进了库房,到结帐时就开始嘀嘀咕咕,说没给他装哪个花形的衣架,又或是没带哪个东西的配件,东拉西扯,反正就是不想把钱给完,最后就清一半欠一半,到下次送货时再一并结帐。
这种还能忍,大部分人下次就结清了。但他这是什么心理?一目了然,他是怕送来的货里有坏品,不留点小帐怕日后不好退换。但打过几次交道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因为发出去的货,我之前都会仔细检查清楚,免的退换货物费时费力,而且零售商出手快,有利润,下次结帐自然就干脆了。从先有好感再到信任,以后再给他送货,他看也不看,指一下地方,随我们给他放好,结帐时核对一下单价、总金额,很快就结清了。
遇到无良人品,果断拉黑。
有时白天出去发货,店主忙着卖东西,这家等一会,那家等一会,没有个把个小时都卸不了货,一天下来送不了几家,白白浪费时间。
后来改为晚上送,大家都方便,也更节省时间。就在我晚上十一点把货送到零售商B那,累死累活地把货给人卸到库房,他那库房特别远,前面是商铺,穿过院子最后面才是库房。我等着赶快结帐回家,他却慢吞吞地把那些陈年旧货一一搬出来:几张放的变形已经弯曲的70桌面,几个掉漆的铁凳,一看就是常年放在外面的样品,天天拿出来收进去,铁盘边上的漆都掉了大块,还有几块衣架上用的大理石盘,底盘破成了两半。
意思要我给厂家说说,要么把这些换了,要么就折现,从总帐里扣掉。
凭什么呀?又不是我的货。脸面好大呀,厂家又不是冤大头,货再多,钱再多,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给他也说了我的立场,不是我的货,不退不换,厂家也一样。他看我态度坚决,又说钱不够,能不能欠一段时间,我一看这分明就是个无赖。闲话少说,有多少钱就拉多少钱的货,剩余货一律装上车。等折腾完,我一看表都凌晨一点钟了。
回家的路上我立马拉黑他,人品太差,爱占小便宜,生意能做长久吗?
后来到了旺季,他电话打不通,专门跑到我店里,央求我给他送点货,说前面送的货,花形,质量都好,全都卖完了。我以没货为由,把他打发走了。对他这种人,我只能呵呵了,即使他要再多的货,我也没兴趣了。
从生意伙伴,变成人生挚友。
和老张叔的初次认识,其实印象一点都不好,这真叫不打不相识。
一天,店里来了一个怪人,挨个只问价格,不拿货,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本子,边问边记价格,我没在意。到第二天,又来了,还带了一个人过来,我一问才知是他儿子,也是从茶几到吧椅、吧台、餐桌、餐椅,有别于昨天,今天问的全是大件,我觉得今天该订点货了吧,问完,记完又是一声不吭走了。我都差点怀疑他们是哪个批发商派来打听价格的“奸细”呢。
后来同他讲起,原来是为了同别的批发商做比较,价格,质量他都有货比三家才敢下手。
慢慢从刚开始的一件两件的拿货,到后来的整车拿货,我们整整合作了七年。他也从一个转乡卖壶胆的小贩,发展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店面,在县城新区也买了房。
他从不欠帐,即使到后面合作很多年了,偶尔欠帐周转一下,答应几时还,从来没有拖延过。这样自律又勤奋的人,哪有不发财的道理呢!
老张叔的儿子结婚,孙子满月,不管多忙,我都会去赴宴。他现在退居二线,带孙子。儿子儿媳在他的培养下也能独挡一面了。我由衷地替他感到高兴。
收菜饼的老李到了晚上十点多,将货款全数打了过来。
一个好的生意人有信誉,重诚信,才会走的更远、更好。
就如李嘉诚所说:每一个商人都精明, 让大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 那才是最重 要的。
齐帆齐写作课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