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有这种困惑?为什么自己每天都坚持练声2小时,练声效果还是不好,甚至完全没进步?
其实很可能是你用错了方法,踩了无效练声的雷区!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高效练声技巧,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不做练声准备,过度练声
练声前不开嗓不仅会伤害我们的嗓子,还会让练声效果不如人意。而过度练声会使我们的喉腔疲劳,容易磨伤我们的声带。
正确练声方法
控制练声时间,做到少量多次;而且在练声前可以先做一个开嗓动作,调节我们喉腔的舒展度,刺激喉腔兴奋,再进入练声。
不知道如何开嗓,可以做下面这个开嗓动作:练习“咦”字音,将上下牙齿,轻轻的叠合起来,发“咦”,利用“咦”去哼唱一首歌,咦咦咦~咦咦咦~
每次练声前,先做好这个动作就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喉腔,调节喉腔灵敏度。
光练技巧,不结合素材
练声时只练单独的技巧,不找规范的录音参考,口腔状态与素材无法融合,也无法形成肌肉记忆。
这样的练声方法就会导致练声时自我感觉良好,可实际朗读、配音时却没有效果。
正确练声方法
要多听多录。听一些规范的录音,再多录几遍,找到自己与标准之间的区别,在实践中练习,这样的练声效果才是最好的,也更容易进步哦。
每天开嗓练声时也要多结合素材。比如找一些绕口令来练习,时常练习绕口令可以改善我们的气息、吐字、加强舌头灵敏度。
盲目练声,没有针对性
收集各种练声秘诀,想练就练,这样的练声进步慢,练声效果差,而且会浪费自己的时间,甚至慢慢失去练声兴趣。
正确练声方法
根据自己的声音问题,再结合练声时间去改正,我们可以从练声初期、中期、后期去找对应的练习内容。在这里附上三个时期的练声建议——
初期:刚刚练声,不要练习过多声带位置的声音技巧,可以从简单的吐字发音入手,并加强口部操练习,改善舌头灵敏度,解决吐字问题。
中期:结合声音问题,加强呼吸练习,加强气息持久,让我们的气息更加稳定,发音更加圆润清晰。
后期:改变自身的基本问题后,我们再通过发声位置练习,去拓展自己的声线优势,挖掘出更动听的声音。
掌握了正确、高效的练声技巧,坚持练习一定会有所提升!
如果想知道更多练声方法,可以来听我们专为配音小白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