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后,这个常常自行背负很多的群体中,那些“平平无奇的孩子”很容易让人心疼。
当我们站在他们的身后时,看到的是一个“标签世界”。
小时候的他们有长辈们的疼爱,衣食无忧的童年,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迎接他们的这个社会,却充斥着对金钱的膜拜,对膨胀的欲望的肯定,对浮华世界的向往,和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撕扯。
2019年底到2020年初,90后又一次见证了历史,新冠病毒猖獗,白衣天使们奔赴战场,其中不乏90后稚嫩但勇敢的身影,这是90后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挺身而出,证明了自己是不负众望,并值得托付未来的一代。
尽管在战疫期,最重视仪式感的90后们也没忘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喟叹:直至2020年,最大的一批90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眼见青春就要一去不复返,尽管雄心勃勃,干劲满满,在很多情况下,“靠谱”的90后却将“丧”这个年代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
90后们最让人心疼的一点就是:接受长辈给的“90后”标签并主动给自己贴在了脑门上,时刻警醒着自己:“我是千禧年的希望”。
但是,迈入21世纪时,雄心勃勃的社会忽视了一点:要想让90后成才,在其成长过程中,千不该万不该的是给他们贴标签,因为标签带来的有可能是隐形的束缚和不经意的误导。
为什么?
1、“拆解”90后
这个所谓的“群体”的个性要比共性多得多。90后,爱给自己贴标签,也爱给别人贴标签,“直男”,“社畜”,“94年大叔” “哈利波特迷”,就连哈利波特迷也分标签,“狮院报道”,“蛇院排面走起”。“90后”这个称呼就像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霍格沃兹的宿舍小床,11岁的哈利波特长到了16岁,仍然被迫睡在上面,早已不合身。道具床,没法改,标签这个东西,也不好撕下来,90后们自己也没想撕下来。
“90后”这个标签怎么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逐渐脱离政治色彩,屋檐下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渐渐淡去,人们开始对下一代格外关注起来。整个社会的注目点从北京,五星红旗,毛主席,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代表未来美好生活的孩子身上,因此,孩子们成为了“全家的希望”,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的希望。
他们一出生便有着“出人头地”“报效祖国”的宏大愿景,父辈更是不容许有任何偏差,因此,很多的孩子喝着“生命一号”,和邻居家的孩子互相竞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重任”在身,不能辜负父母和社会的期望。
他们是同一批孩子,处于相同的社会进程中,因此要接受同样的评价体系。
20年后,90后陆续迈入社会,孩子大了,评价体系也还是足套相迎:房子,车子,票子,互联网之下无限放大的社会舆论。
无数标签更是纷至沓来,一时间,黄色便利贴漫天飞舞。
90这个数字所包含的意义,绝非只是年龄那么简单,它折射了整个90年代社会的翻新,嗫嚅着人们在前进道路上的不惑和无边的焦虑,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便是泡在焦虑中长大,21世纪头20年里,他们继承了父辈们的焦虑,成为了“焦虑的一代”。
年纪轻轻的人们整日忧心忡忡,计划着攒钱买房,将感情生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追逐梦想被认为是奢侈的,有的人,月薪4000,欠债13万,耗费时间和财富追求标配和精致,表面风光的背后是深夜里久久不能入眠的孤独和恐惧。
2019年末,随着韩国两名艺人崔雪莉和具荷拉因抑郁症而相继离世的消息传开,国内也开始呼吁社会各界对抑郁症患者的重视,《柳叶刀》显示,中国抑郁症患病率为6.1%,而80%的抑郁症患者曾隐瞒病情。
打开社交网络,层出不穷的抑郁症消息大多也与90后有关,甚至有网友称“抑郁症”是90后的标配。经调查,3/4的“90后”晚上11点后入睡,1/3是在凌晨1点后入睡。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患抑郁症、焦虑症、自杀等风险是普通人的1.4倍以上。
2、年轻人只能自救
如果非要说90后这一代年轻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只有一个:市场经济改革的效果开始显现,逐利的社会和家庭开始产生不良导向,使得90后普遍过分重视物质基础,而轻视对所有年轻人来说更加重要的心灵层面的自我探索。
即便有这样的探索,其潜意识里仍在为追求功利服务,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越追求越不得,《大学》第一章便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很多人连“止”都没做到,如何能“得”?
但,90后的教育过分功利化,这是社会历史阶段进程必然会导致的结果。
可喜的是,国人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问题,社会也正处于转型中,但90后已经长大了,人格,思维方式,世界观已经基本成型,社会转型带来的教育利好已经跟他们没有太大关系。
自我感觉陷入困境的年轻人们,需要自救。
大部分年轻人的压力来自于社会,怎么理解?是这个社会太压抑了,还是90后们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从“90后”这个字眼一窥,看到6个字:年轻就该有为。
总的来说, 在媒体报道中,常见这样的字眼:“90后女作家”,“90后企业家”,名字前面加上“女作家”,“企业家”就已足够,非要加上“90后”来博取更多看官的眼球,以彰显这些“家”们的年少有为,这样的报道成灾,除了强调90后一直以来背负的重任之外,还源于一种社会性格:“人类对年少有为的疯狂向往”。
对待“年少有为”时,在多数普通人的内心深处,人们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年轻”本身,而这些年轻人实际上有什么作为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人们并不会拿他们的成就太当回事。
所以认为自己必须要“年轻有为的”年轻人们,醒醒吧,不要落入由人类弱点导致形成的价值观圈套里。
事实上,90%的90后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但是因为有了“90后是全家希望”的这一层光环,他们非常自负,同时给了自己无限的压力。
当一个“90后某某某”横空出世时,其他人短暂地艳羡过后紧接着心头一紧,又一次“督促”自己,要努力,总有一天要和某某某一样,长成父母和自己共同期待的样子。
仿佛回到了和邻居家孩子较劲的日子,仿佛所有的90后都会是天选之子,仿佛他们必须都要年少有为!若不是,他们会觉得被家人抛弃,会被社会抛弃,失去别人的期望,最重要的是,失去自己对自己的期望。
让人心疼。
年轻的人们自小被告知自己身兼大任,但太多人没有足够能力“挑起大任”,聪明到能在短时间内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他们即便到了30岁也还会迷茫,也还会焦虑。
对于年龄的快速增长,他们无限恐慌,只能通过调侃来稍微缓解下巨大的压力:94年的小伙儿慌得称自己是大叔,98年如花似玉的姑娘嗲嗲地称自己是老阿姨,但真正在小朋友们面前,又想让人家叫哥哥姐姐。让真正的叔叔阿姨们一脸问号:你们可以算是叔叔阿姨了,干嘛还这样惺惺作态,完事还矫情得表示不接受???
自称“大叔”和“老阿姨”的背后,是对年龄和青春过分的敏感,是面对时间流逝却又无可奈何的过分的焦虑。对拔尖的人来说,称他们为“90后”是一种表面光鲜实则有捧杀风险的赞美,而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则意味着消灭个性,刻意夸大共性。
所有年轻人被挟制在一个对90后印象的框框中,无形中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而他们不得不忍受这种青春的幻灭所带来的挫败感,而又不想承认自己已经长大的事实,拽着“哥哥姐姐”的称号不撒手。
90后大可不必十分敏感。
不拔尖的年轻人虽然在俗世意义上比较普通,但实质上,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形成了自己的小宇宙,能量虽小但也十分重要,没有必要去形成多大的影响,再说人生这么长,后面的机会更多。
而人们也不必总是强调“年轻”,在不惑之年成功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有着更加值得称颂的传奇故事,但却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人们将全部的目光投向的,是没有多少知识阅历,最不可能成功的年轻一代身上。
年轻人要有在迷雾中看清真相的能力:无论诞生于哪一个时代,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要求年轻人“年轻有为”,年轻人也没有义务做到“年少有为”,并不“年少有为”的年轻人们,也不应该觉得羞耻,不然,这样的羞耻反而会抹杀自己在未来大有作为的潜力,应该感到羞耻的是那些带有偏见的人。
而“年少有为”的年轻人们和“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们之间,丝毫没有任何直接必然的关系,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可以,但给自己太大压力实在没必要。
3、撕掉标签。
别再“归纳”了:贴标签是人云亦云。在“90后”这个大标签下,人们越来越标签化,以戏谑的口吻给自己分类,实际上是在设限。
每一次对自己的“自嘲”,便是对自己的否定。你是否经常回想起自己某年某月某一次的出丑,想来仍然会觉得丢人,自责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每一次唉声叹气,都是在亲手毁掉自己的健康情绪,进而任凭自己跌重。“最大一批90后已是而立之年”这句话背后的情绪显而易见:“不年轻了,可以肆无忌惮的时光一去不返”,“时光不我待,然而朕的江山还是没打下来”“我奔三了,老了”。
这种循序渐进自杀式自残是否对自己残忍了些?
“奔三”的你,没必要是“最”好的,但也是美好的:别忘了,30岁,人生才过了1/3,大好的青春和机会刚刚开始,有了之前10年的累积和经验,30岁的人生之路会更加精彩,走得也会更加踏实。
安全感来源于丰厚的人生阅历,而非慢慢一个毫不起眼的年龄数字,和靠不住的如花容颜。
否则,就是亲者痛,仇者快。
也不要再给别人贴标签。给别人贴的越多,给自己的限制就越多。
“大龄剩女”“女博士”“小仙女”“直男癌”“油腻男”“渣男”“渣女”
标签除了供别人戏谑娱乐,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
一个“渣男”也有真爱,不爱一个人并不是因为“渣”,他后来爱上一个人也并非“改掉了渣的毛病”。一个“小仙女”也有接地气的时候,两个同时过着“精致生活”的人,一个背后是几十年的家族奋斗史,另一个是欠债20万的职场白领。
这些标签分门别类,由单一的表象分类,彻底抹杀了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实质,一个人如同巨大的冰山,而他的某些行为表现只是冰山一角。
而迫不及待的给人贴标签是最盲目愚蠢的行为,并且不负责任,是现代的一种“隐形”暴力,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令自己坠入无知的迷雾之中,
因为这种盲目的,没有任何深度的行为模式会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会失去无数个值得珍惜的人生际遇。
90后,在这个像帽子一样的标签底下站着的是目前占据中国人口16%的群体,但却是1.74亿单独的个体,而这些人不应该只盯着头顶上的大帽子,而应转移到自己身上,转移到历史中寻求智慧,转移到所有年龄段的个体,群体上,去借鉴和思考。不应先快速的“组团”“战队”,而是先好好地观察自己,将重点放在“个人”身上。不要着急去“融入”什么,也不要着急去“兑现”什么。
“90后”是一个社会科学群体归纳用语,将这个标签带入到个人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意义。
但如果你非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那么这个标签会只是你的名字。希望今后在人物介绍中,能少见些XX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