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写长文,在积累搜索素材的时候,发现了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曾提出参禅的《三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很多人用它来比喻我们人生的三种境界,很是贴切。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怀着新鲜与好奇,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认为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的相信眼睛所见到的就是最真的存在,直到我们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怀疑。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后,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假,我们慢慢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纠结、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有的人开始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万事万物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这个时候山不在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再是当初我们所认为的水。
在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我们通过不断地反省,对自己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放弃什么,而逐步达到“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后的返璞归真。
这让我想起了三毛说过的一句话: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
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间的复杂与阴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更加明白天真之可贵。
感悟很深刻,开启了新的认知点。
你达到哪一种境界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呦!
~我是单丝儿,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
~愿陪你一起努力,一起努力,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