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厦门是出行前两天临时决定的。其实两个星期前就考虑了很多地方,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否决了。本以为这次的旅行泡汤了,没想到老公答应了去厦门。
第一天坐了六个多小时的动车终于到了海滨城市厦门。坐着大巴沿着环岛南路前行,窗外是明朗的阳光,明朗的绿植,明朗的大海。一切都让人跟着明朗欢欣起来。
沿途不知名的热带树让我们很兴奋,那是我们未曾亲眼见过的。笔直的树干又白又挺,蒙着水泥般的颜色直插云霄。我们谈论着这是椰子树还是芭蕉树,车外已是碧蓝的大海。海浪拍打着沙滩上的礁石,欢愉的孩子光着脚丫追赶着海浪。远处,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细窄的渔船安静得像处子,大轮船却像钢铁战士般守卫着这方净土。
福建的榕树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厦门路边的行道树,胡里山炮台的古树,漳州云水谣里上百年的老树,每一棵树都像一位老者,他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迎来送往一个个过客,一代代人。
这些大叶榕树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张牙舞爪向四周伸展。它们弓起的脊背像陡峭的悬崖,又似利落的刀刃,却又像蜿蜒的巨龙在土里翻腾。他们抓着一切可着之物,钻进土里,穿进墙里,甚至挤进岩石里。在南普陀寺的下山路上,我们好几次被开裂的岩石缝震撼到。那缝隙的巨大,那缝隙边缘的参差,那缝隙中粗壮有力的根须,无不让人惊叹,生命是如此强大!在这样顽强的生命面前,人类真的太渺小太渺小。
令人惊叹的还有榕树的气根。胡里山炮台里专门在一个丛林口树了个牌子——独木成林。一开始真以为那是一片树林,浓厚的树荫下坐着三三两两乘凉歇脚的游客。那片巨大的浓荫便把外面的炎热隔绝起来。仔细看,才发现那一根根笔直粗大的树干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而是从树干上往下长,一直长到地上便生了根。那么多拔地而起的树干都是从树枝上长出来的啊!多么神奇的生命啊!我孕育了你,你成就了我。
当这些气根还小的时候,它们如柳条般细细地垂下,悬在半空,像古代女子闺阁里的门帘,仿佛轻轻一扬手,便会探出一张略施粉黛的精致的脸,冲你盈盈地笑着。
不管是纤细的气根还是长成树干的气根都让人着迷,让人欲罢不能。
不同于厦门的榕树,漳州云水谣里的古榕又是一番景致。它们没有了或飘逸或茁壮的气根,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树干。那树干粗得需要十个人才能抱住。树根连着树干一条贴着一条,一条缠着一条,一条攀着一条,一条挨着一条,粗粗细细,歪歪扭扭,缠缠绵绵。它们探索着,寻觅着,一点点,一寸寸,一直向四方蔓延蔓延。浓密的树荫投向屋前的空地又伸向空地前的清溪。溪水哗哗流过,唱着客家妹子独有的情歌。千百年来,古树下坐过多少乘凉干活的婆娘,守望过多少期盼焦灼的身影,奔跑过多少欢脱又孤寂的孩童。
不得不佩服《云水谣》导演的选景能力。这里太适合叫“云水谣”了。随地的鹅卵石,泥坯的土楼,古老而安静的榕树,无不处处透着等待。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而平缓,要不是游人的闯入,真的觉得这里的时间仿佛都是静止的。
老树,无声无息,却看尽人间的悲欢离合,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时光匆匆,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成为历史,成为老树下一个个过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