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需要买几本书,黄昏后,我来到老同学璇子开的旧书店。
我喜欢到她的店里来,不仅因为能贪些小便宜,买到几本便宜的旧书、新书,也因为每次到她的店里购书,我总能在思想上得到一些新鲜的收获。
璇子书店的顾客繁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我们正聊着天,一位妈妈带着女儿走了进来,小女孩说要买一本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七彩课堂预习卡》,我虽已执教二十多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七彩课堂预习卡》这本小册子,这大约也跟我后来的十几年一直从事数学教育有关。
璇子一听到书名,马上就说有,然后,她便在她那张书籍堆积如山的柜台上翻找出一本薄薄的半旧小册子。那一瞬间,我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笑着夸她记性真好。她也笑着回应我说,做她们这一行就要记些书名。 我看她卖的书籍种类繁多,新旧交杂。有从小学到高中的各类型教材辅导书;有低幼的图书和中小学推荐的课外读物;有成人需要的各种实用性工具书等,要把这些五花八门的书名都熟记在脑中,如果没有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心思确实无法做到。璇子真是一个用心经营书店的文化传播者。
我们俩都是话痨,一打开话题,天南海北,刹不住车。我看她最近皮肤状态不错,随口夸了她一句,没想到引来了她的一通关于养生与生活的话语。
她告诉我最近她在试用一个保养绝招——用手轻拍脸部保养法。说起这个保养方法,她还是听一位退休老教师传授自己的养生经验后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那位退休老教师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所以对养生颇重视,她根据自身情况总结了一套调理身体的办法。璇子说那位老师传授自己的养生心得时讲得很模糊,或许是因为她觉得没必要跟别人传授自己的经验;或许是因为她认为能认真听取自己养生经验的人不多。我说璇子你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璇子笑了,说:“我们有时要认真听别人讲话,别人积累一生的经验,我们花那么几分钟的时间就学到了,多划算啊!”
这话我深表赞同。可纵观周遭,我发现,每个人的表达欲望都很强,特别是女人,大家都争当传声筒而不想当收音机。一个女人成家以后,各种琐碎的家长里短,公婆小姑,大人小孩,一日三餐,房子,票子,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好几座大山牢牢镇压着她们,很多女人每天都有大量郁积在胸的情结需要找一个宣泄的出口,所以,她们一般会选择逢人就倾诉、吐槽这条捷径。当一个女人想着自家的那片自留地,惦记着心里的那段小九九时,哪里还能再花心思认真而完整地听完别人传授自身的经验。恐怕她听得最清楚的不是别人也有跟自己相似的糗事,就是别人对自己的遭遇表示认同与肯定的安慰。
璇子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她告诉我一个养声的办法。她要我每晚抽出一定的时间轻声诵读一段佛经,只读给自己听,还教我读的时候何时吸气,何时吐气,她说这样可以找到正确的发声方式,保养声带,还可以让自己平心静气,达到养生的目的。璇子的建议很中肯,记得散文大师林清玄也曾潜心修佛几年。那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的梵音确实能使人清醒与宁静。我不是一个佛教圣徒,但我也有自己的一套静养心得,当我潜心看书的时候,我感觉我整个身心是和谐、通透与舒畅的。我曾经听很多成年人说过自己现在已经没办法静心读书了,但我知道有很多成年人都热衷聆听、抄写佛经,如此一来,璇子的每晚轻声诵读佛经的做法值得每个想要养生的中老年人士好好借鉴实行。
我们俩谈兴浓酽。我提到今天下午因为安排学生看书,恰好从学生手中借到了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我惊讶于福尔摩斯的侦察能力,他观察事物认真细致、滴水不漏,并善于总结思考、顺藤摸瓜。璇子对我提出建议,叫我以后再读一读英国作家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还说她有空时也在阅读罗琳的《哈利波特》,说这有助于了解孩子们的世界。
看着不施粉黛、面容年轻的璇子,我仿佛找到了她四十加以后显得比同龄人年轻的秘密。每次听她讲话,她永远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我从没见她发过脾气,也很少听她谈起关于金钱名利的琐事。我知道,她的生活里也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困扰,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担忧,但她总能从纷繁复杂里拨云见雾,保持一种清醒镇静的姿态。这姿态得益于她多阅书阅人阅世的良好习惯,正是这些良好习惯才成就了一个遇事冷静、办事从容的美丽的她。
告别璇子回家后,想起她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和我分享的各种生活经验,想起她在我脑海里留下的众多美好形象,我的心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受。记得曾经看到一段话: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前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颠峰。 到了一定的年纪后,我还能不时与一个同声共气、志同道合的人切磋交流,共同进步,确实是人生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