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父辈的艰辛历程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和妈妈给我们讲老辈的故事,也就是叙说家史。在爷爷的爸爸那一辈,由于老家在南皮县发生特大旱灾,寸草不生,庄稼青黄不收,连榆树叶都吃光了。逃荒的人、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实在活不下去,背景离乡,即逃荒到天津市郊的三易庄落了户,还是靠种地维持生活。爷爷就哥俩,他排行老二,大爷叫张振德,爷爷叫张俊德。他们年青时都不甘心过苦日子,所以都舍下老婆孩子只身一人闯关东去了。大爷去了黑龙江省望奎县,爷爷去了吉林省的四平街。
他们一去几年没有音讯,奶奶就领着两个姑姑和父亲种地。秋收时到大户人家的地里拾麦穗和大户人家不要的菜叶回来吃。奶奶还在贫困时去大户人家打工,挣钱养家。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去了娘家大哥家,奶奶去没等开口,他大哥就拒绝说:“回娘家可以,但你领着孩子到附近要三天饭。”这分明是丢张家的脸面,奶奶也是刚强的,当着大哥的面说“我不能走这路,就是领着孩子在外面饿死也不会再蹬娘家的大门。”
父亲七八岁时看到别人家小孩子上学,自己哭喊着也要去,吃都吃不上,哪有钱上学呢?奶奶为此不知哭了多少次,答应孩子“等有了钱就让你去上学”。父亲还经常去学堂(偷着去),扒着门窗缝听先生讲课。两个姑姑都是十七八就出嫁了。父亲到十七岁那年,接到爷爷的家信,说他在四平街已有立足之地,让奶奶和爸爸来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