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篇·西山经·嶓冢山

原文: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译文:

大时山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嶓冢山。汉水就是从这座山里流出的,向东南流入沔水。嚣水也发源于这座山,向北流入汤水。山上生长的树种主要是桃枝竹和钩端竹,野兽主要有犀、兕、熊、罴之类,鸟主要有白雉和锦鸡。山上还生长着一种形状像蕙草叶的草,根的形状像桔梗,开着黑色的花,不结果实。这种草名叫蓇蓉。如果吃了这种草,会丧失生育能力。

注音:

嶓:音波

沔:音免

兕:音四

罴:音皮

鷩:音毕

蓇:音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