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写文章很多人都怕,觉得无什么好写?而王鼎钧老师的写作书为我们解惑了,也从今日开始,开启了写作类书籍的阅读,到年底为第一阶段的写作书阅读。
写作对于之前的来说,也是怕,不过当近几年开始慢慢去写作,特别是自由书写,通过写去写下当天的感受、写下所发生,好像反而觉得人更加开朗,特别喜欢沉浸在“拍啦拍啦”的键盘声写作,现在也想村上春树一样,喜欢跑步及写作,也在践行,哇,突然发现生活美好了很多。
因为喜欢,所以精进。也为自己定了目标,从每天的书写导出,年底去到每天2000字输出,就是要大量阅读写作类主题写作,去扩充自己,同时同字、词、句去出发,将写作这件事情好好去精进。
今日在读《作文要素》提到文章是“自己的”好,“自己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写自己所见、所闻。
就像作者提到学校毕业后写的文章比之前在学校好得多,更加有骨有肉有灵魂,也是学生毕业后所经历更多,所写出来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文章写自己的,就是写自己的经历,例如书中提到的,就是绣学号,有同学自己绣,绣的时候,穿针、引线、刺破手、留出血珠,将过程、感受写出来,就是独特的经历、写独特的自己。
而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写自己所思所想是最轻松及顺畅的,写的过程更加真情流露,或者就是因为写自己的内容,就更加容易写,每次在写自己的所想所思,就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当然在写自己的内容过程中,可以采用三部曲:
一、What:现状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分享出来,如果可以含细节更好,也写写过程中的感受。
二、Why:为什么会发生
思考一下所发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至少列3个原因,过程深度思考,思考越深入,分析就更加到位,让自己思考的广度更大。
三、How:过程给到的启发
从所发生的给到有什么启发,以后自己有什么改变,行动上有什么改变,也列3点启发,就相当于感悟。
写完3个W,一篇同文章还是自己的好,就出来了,有骨有肉的文章就出来了,写文章就是写自己内容的过程,分析所感,分享所思,是否要写同自己相关文章也不是很难。
多些写同自己相关的️文章,平时就要多记录、多积累素材,快捷的话可以通过语音记录的方式先记录下来,之后再通过自由书写,写下所思所想,只要平时的素材积累得多,以后要写同自己的,就会顺手拈来。
当然过程记录,要多思考、多扩散思维,让自己思考的广度、深度扩展,所写就深刻。
素材来源于平时的积累,不要总觉得难、烦就不去做,慢慢积累、经常书写,也让你写得更快,厚积薄发。
文章是“自己的”好,写同自己相关的内容,以己及彼,一起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