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者》看到一篇介绍小贩作家陈慧名为《我是“贴地生长的牛筋草”》的文章,虽还没有看过她的作品,但她的故事已经让我内心很有触动。
上网问了问度娘,只找到很简单地介绍:陈慧,老家江苏如皋,在余姚市梁弄镇菜场门口摆摊的中年女人,菜场里的女作家。小时候被人抱养,高中毕业后突然染上顽症,缠绵病榻多年,27 岁那年,陈慧远嫁余姚梁弄,在异乡从头开始,40岁婚变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先是开日用小杂货店兼帮人缝补,后摆起了地摊,2010年利用摆摊之余的闲暇时间,自娱自乐写起小文章,被评论家称为“野生女作家”。2021年5月份浙版好书榜上,陈慧的《世间的小儿女》入选,这是她今年4月出的新书,也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她的第一本书《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3年来已经印刷了两次。
陈慧面对艰辛生活的勇气以及她展现的鲜活的生命力都让我钦佩不已,但真正感动我的是她对于文学的那份超然认知,让我很受震撼也很有启发。“写作没什么高贵的,最高贵的是生活”、“我们可以编排文字,但生活在编排我们”、“如果没有这点小家子气的热情,那我就不知道我简单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了。食物给人能量,让我们活着;食物也传递情感,使我们感到温暖”,她的这些点滴文字深深打动着我,我觉得面对生活保持的真实、质朴,面对艰难保持的勇敢、乐观,才是她文字最强大、最吸引人的力量所在啊。
不管你来自哪里,身居何位,富有还是贫穷,对文字可敬畏但不可盲目崇拜,我们应该致敬的是生活的真实、自我的真实,以及看清生活后依然热爱它的那份力量。看陈慧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余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