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宗室篇】
【概述:关于孙静的三子孙瑜的研究】
孙皎,字叔朗,是孙静的三儿子。
江东精锐,善于交结
一开始孙皎拜为护军校尉,率领二千多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 多次出兵扰袭濡须,孙皎每次都带兵前去拦截,号称为东吴精锐。因战绩升迁为都护征虏将军,代替程普作为夏口总督。
建安二十年(215年),黄盖、孙瑜 都去世了,孙皎合并了他们的军队。孙权 又赐孙皎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让他自己设置长吏。
孙皎轻财物好施舍,善于结朋交友,与诸葛瑾关系最为友好。委任庐江人 刘靖 负责下属得失的处理,江夏人 李允 负责一般人事的安排,广陵人 吴硕 、河南人 张梁 负责军旅大事的布置,对他们倾心相待,他们都竭心尽力。
假意释民,计得人心
孙皎曾派兵伺机抓获魏国边境守将官吏及美女,让他们把这些人送到自己这儿来,然后让这些人更换衣服并送他们回去。
同时下令说:“今日所要诛讨的是曹氏,他的百姓有什么罪?自今以后,不许攻击魏国的老弱百姓。”
因此江淮一带归附他的人很多。
军内不和,疏憎外系
孙皎曾因为小事与甘宁争吵负气,甘宁以服侍明主而不愿屈理,孙权听后写信责备、劝戒孙皎。孙皎收信后,上疏表示谢罪,主动和甘宁结交。(建安十九-214年之前,此时孙皎接近30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准备袭南郡,孙权想要让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吕蒙劝孙权说:“你觉得征虏将军(孙皎)叼,你就用他,觉得我叼,就用我。当年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然事情都是周瑜决定的,但是程普就仗着自己老资历,又同是都督,多次侮辱、冲撞周瑜,差点耽误了国事,我们今天要引以为戒。”
孙权醒悟,便委任吕蒙为大都督,而让孙皎为后援。孙皎也不甘示弱,在擒关羽,定荆州的战役中,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到了年尾,孙皎去世。
孙权追记他的功劳,封他的儿子孙胤为丹杨侯。
孙胤去世,无子。孙胤的弟弟孙曦继承了爵位,统领军队,后因有罪自杀,封地被取消。孙胤另外几个弟弟孙咨、孙弥、孙仪都出将、封侯。
孙咨为羽林督,后来被 滕胤 所杀,孙仪为无难督,后来被 孙峻 所害。
总督简析
215年去世的孙瑜是39岁,孙瑜生于177年,孙奂生于195年,孙皎夹在他们两个之中,在214年甘宁才是吕蒙的部下,也就是约在213年的时候孙皎29岁,孙皎大约生在184年左右,死的时候约35岁左右,也是英年早逝的。
孙皎和二哥孙瑜一样,即会打仗,也得人心,不过相对来说,孙皎的心机重一些,狡猾一些。所以得人心的同时,会排斥一些有能力的人,也就是所以像甘宁、吕蒙这类非宗族派系的有能力的将领,都不喜欢和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