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爱扯淡的豆芽…日更100篇,这是我的第41篇日更
2022年,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阅读+写作
一起向未来
【缘起】
共创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大家各自分享,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打破了内心的界限,即使是自己的不美好,也坦然说出,一方面给自己找答案解决疑难杂症,另一方面使群里的伙伴更加了解真实的自己。上周日共创的主题就是——识别自己的人生坐标,成为自己的摆渡人。今天再来讨论回顾思考一下。
What
人生坐标:
简单说,就是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1、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2、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横轴你好-你不好,纵轴我好-我不好,构成了所谓的人生坐标系。
一般来说:
儿童自我状态意味着“我不好你好”——自卑
父母自我状态意味着“我好你不好”——严苛
而成人自我状态则是“我好你也好”——理性而非情绪化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生象限,在不同的利益面前,也会有不同的人生象限,最终,“我好你好”,这是终极目标,就是利他。
摆渡:指搭来回渡的船渡过河流或其他水域。
摆渡人:指帮助社会、替人解忧的一类人。
摆渡人的原意是指在渡口码头用船为人家提供交通服务的人。现已有多重引申寓意,主要含义如下:
1.用船把人从此岸送到彼岸的人,通常以此比喻两方之间的协调人或媒介。
2.生命中的过客,有过交集但不会走到一起的人。
3.杭州“摆渡人”雷宾说法是指:寓意把一个人从伤心痛苦之中解救出来,渡是指把一个人伤心的这一边渡到河流快乐的那一边。
4.在百度上注册和上百度网的人,特别是上百度知道提问和回答问题的人,用以解决别人的各种困惑,也叫摆渡人。
只要弄明白摆渡人意义,那么人生中摆渡人这个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人生的摆渡人,往往是指我们生命中的贵人,那些协助我们渡过河流、难关的人。可以是家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还未到来的那位……静静等候,可遇不可求的贵人吧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摆渡人,摆渡自己,摆渡他人。但是记住,自己需要摆渡的时候,摆渡人必须有自己。因为他人也有他自己的磨难需要去摆渡。
How
我们这一生的好坏,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不管身边有没有摆渡人,机会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抓住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靠谱的摆渡我们的一生呢?
简单说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机会来了能够敢于抓住机会,也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骄不馁,遇事不慌不忙,井井有条。
如果套用樊登老师《陪孩子终身成长》的三个支柱:无条件的爱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抱着终身成长的心态和行动,那我们这一生也用到了摆渡自己的药方。
但是真正要如何去操作执行呢?这也是一个人成事的要领。
关键词:思考,研究,热情,价值
思考
一个人但凡愿意花上几个月去思考一个问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更别提在这个问题上持续思考一年了。
六时书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小工具。2小时一次提醒自己专注,提醒6次。今天我就要解决亲子关系,不断复盘反思,想对策,内心接纳一切,坦然面对,勇于改革,问题会没有,关系会好起来。
所以,重要的不是怎么思考,而是要有主动思考的意识并去持续思考。
就像蔡志忠先生说的: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际关系是金牌,然而思考能力才是王牌。
由此,你是否想到,身边有很多人,他们不会思考,想不到思考,每天就是完成KPI,上班为了下班,工作没有激情,生活基本躺平。
而那些热衷思考,不断精进,目标清晰的人,他们开始脱离盲目,有了更多可能性。
一年后、两年后,可以见证成效,是否大相径庭。
如何思考?
这是一个课题,会有一些模型可以套用,比如之前说过的黄金思维圈,金字塔模型,等等,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模型可以用。
当你需要思考的时候,你可以按照以下几步走:(具体如何思考以后再来深度讨论)
第一步:把问题写下来。只要是你人生的卡点,都可以写下来。
第二步:录音。自己通过“讯飞语记”,深入思考,记录一下自己的答案,即使你不清楚不知道,也要尝试去录音,因为说着说着你会把自己整明白。
第三步:搜索。针对关键词去高级搜索,百度、知乎、简书、小红书、抖音……都可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定会让你有想法。
第四步:对比。将你自己录音的内容和搜索得来的进行比较,哪里可以借鉴,哪里是你的盲点,哪里是和你所想的相反的,不断对比,不断思考,再搜索再思考。
当然,如果以上四步暂时做不到,NO Problem,因为我们可以研究。
研究
研究≠学习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学习,都要不断地磨砺自己的脑子和认知,并真正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以致用。
学习的核心是重复练习,而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地获得新东西。研究的本质是为了更好,我们要将每个节点做得更好,不断链接,人生才完美。
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中医吗?可是一直都没有动手,想了好多年了,其他呢?不管怎么样,心理学、阅读这些事必须要的,先花一年时间好好普及这些,顺便找到自己的领域,再去深耕,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你一直在前进成长就好。
以下三步可以参考去做:
1.用好小工具。使用射灯专注于学习,至少每天3小时。
2.搜索。从互联网搜索(谷歌学术),到图书馆,去视频网站看视频资料(直播、专栏、访谈、评价和分析等)。
3.实践。具体执行实践,自己体验思考,找高手探讨,跟行家请教。
4.反馈。制造自己的学习反馈,输出,写作,写摘要,录制视频,录像等知乎答题,用自己的语言输出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这样你就能上手你想要深耕的领域。
(以上的方法摘自《上手》)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把研究当作每天的必做事项。
不要让抖音、游戏占据了你的空余时间,让研究代替抖音,代替游戏。
热情
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愿意持续思考、用心感知、主动研究、大量试错,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有热情的事情。
热情会把你带到你意想不到的远方。
蔡先生也说:一定要找到你这一生最热爱的那件事,没有之二。不是真正的热爱,你会感到很累,无法长久地坚持 。
那什么样的热情才叫热情呢?
然而,真正的热情确实会让人看起来像傻子,它会让人:
不为钱工作,即使没有收入也愿意做
全身心投入,想办法把事情做到极致
这种非理性的沉迷,往往会让人产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服务、作品和价值的源泉。
父亲就是热爱他的油漆事业,哪怕你不给钱,他答应你了一定会帮你做到极致,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同样的活,别人可能要10天,父亲5天就完成了。就是诚实本分善良造就了我们家的家风,父亲每天身体很累,可是心情很好,脾气很好。
反观我自己,目前是做着阅读、写作,可是最近的日更有点少,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借口工作忙,家里忙,其实是自己畏难这个题目,每天虽然写一点,但是就是拖延症泛滥。
所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主题思考得不够清楚。
想要-需要-刚需
我只是大脑想要日更这个主题,但是生活中还没有遇到需要摆渡我自己的事情,更没有说摆渡自己达到了要吃饭、睡觉那样的“刚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即使没有钱也愿意去做这件事,还愿意不计成本地想把它做到极致。
那你便有了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
价值
每个人都适用马斯洛需求理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那就是最高的需求。一般来说,我要让自己跨越鸿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就要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要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
这个社会是一个超级卷的时代,同样唱歌,我就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像周杰伦,他从来不管别人能不能听懂,完全按照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来创造,结果他的歌大火特火,原因就是它与众不同,太有特色。所以,对于人生发展来说,致胜的重点永远不在技术本身,而在用技术的创造!
如果你方向正确,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细分领域,那么凭借刚好够用的技术也能快速崛起。技不在高,而在创造。所以:
·写作不在文采,而在思想
·摄影不在器材,而在视角
·外语不在词汇,而在运用
·弹琴不在技术,而在创作
总之,越独特的东西往往越有竞争力。
在《纳瓦尔宝典》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到了极为相似的感悟:
只有独辟蹊径,才能避开竞争。
而避开竞争陷阱的方法就是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找到自己能做到独步天下的事情。
做到最好,只因热爱。
摆渡自己就是精进自己,不断迭代,拙诚的付出,静静的等待结果。
每个人都有摆渡自己的方式,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这才是你要的药方。没有谁是你的摆渡人,能摆渡过岸的只有你自己。
可以是终身成长,可以是从小事开始的无私利他,可以是换岗位换环境,可以放下他人对你的期待,放大自己的优势,自己和自己比,跳出自我设限,勇于尝试,做真实的自己;
可以借力他人,可以是靠近高能的贵人,可以多沟通,可以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断阅读,做好冥想和正念的练习……
可以是思考,研究,热情,价值一个不断的循环。
以下金句共勉:
未来可期
借由他人成长自己,让自己的内在有序化
别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告诉自己我是可以的
每个人的发展空间很大,潜力无穷
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天花板
天花板没有上限,勇敢的做自己
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
做自己才能抓住机会,做更好的自己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认知觉醒》、《认知驱动》,感恩周玲老师带给我们的灵魂级的认知觉醒。
感谢阅读,我是爱扯淡的豆芽…日更100篇,这是我的第41篇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