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太后吕雉操纵国政,她想拉拢并控制各地的诸候王,欲释放一批未被皇上宠幸的宫女分赐给诸候王,每个王5名宫女,窦漪房就在被遣送的名单里。
她的家乡在清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离当时的赵国较近,原本想贿赂当时负责安置工作的宦官,想让他帮忙分到赵国,那知粗心大意的宦官却把她分到了离家乡非常遥远的代国,窦漪房对此埋怨、哭泣,却无用,只能遂了天意,去了代国。
那年她15岁,正值及笄之年,吕后的一次计谋,扭转了窦漪房的命运转盘,可以说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大的转折点。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和母亲薄氏远离宫廷纷争,在外一直博得贤名,作为吕太后亲赐的姬妾,窦漪房成为了刘恒的妃子,那时刘恒只有12岁,年少懵懂,年长三岁的窦漪房聪明美貌,"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很快获得刘恒的宠爱于一身。
两年后,17岁的窦漪房为刘恒生了长女刘嫖,而后的三年里,分别为刘恒生下了长子刘启、次子刘武。在远离权力纷争的代国,子女双全,丈夫宠爱,窦漪房的生活幸福又美满。
如果生活豪无波澜,一直继续下去,也许窦漪房的一生也平平无奇吧。
然而此时在另一端长安帝王家刀光剑影的争权夺位,却一直在上演,宫廷纷争让皇室贵族伤亡惨重。
巨大的机会如鬼使神差一般袭来,皇位居然回落到了一直被刘邦冷落在外的儿子刘恒身上,突然成了皇位的最佳继承人,刘恒的人生好像开了挂,不论前方是福是祸,暂且不管了,携家眷启驾回长安继位吧。
公元前179年,刘恒在未央宫加冕,继承了皇位,史称汉文帝,随后立长子刘启为太子,薄太后在册封皇后的名册上写道:“天下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
于是窦漪房母凭子贵,在命运的推动下,一步步攀上了人生的巅峰,成为大汉王朝母仪天下的皇后。
然而世间无常才是日常,剧情随时反转。太重大太容易的运气,往往透支人的命数,就像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窦漪房在29岁那年,因一场大病双目失明,她的人生就像抛物线一样直线下落,瞬间跌入谷底。
如果说窦漪房的前半生靠的是运气,及自身的美貌聪明才情,那后半生,则是嗓子眼里藏针的隐忍,不消沉、不颓丧、不认命的大智慧。
色衰则爱弛,爱弛则式微,同时失去健康和丈夫的眷顾,对皇后无疑是灭顶之灾。如果你这么想,那就请拭目以待,看窦漪房是如何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吧。
一、得力的亲友团是窦漪房得以保住皇后之位的根本。
1、仁厚的汉文帝从小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体会深刻,对身处坎坷遭遇的窦漪房抱有同情,而窦漪房参与他的生活却从不干预,得体有分寸的维系着这份亲情的延绵。
2、婆婆薄太后是窦漪房的坚强后盾,西汉王朝以孝治囯,窦漪房懂得简朴务实,以一片赤诚之心侍奉婆婆,也悟出婆婆想巩固外戚势力,识时务地将薄太后侄孙女嫁给太子刘启,婆息之间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更加巩固了窦漪房的地位。
3、优秀的子女是窦漪房的王牌,古代都是母凭子贵,特别是皇室家族更是如此,锦上添花的是窦漪房的三个孩子非常优秀,大儿子刘启才华出众,深得父亲喜欢,小儿子和女儿也是聪慧过人,儿子刘启是皇位继承人,窦漪房也是极其重视教育,竭力培养。儿子刘武被封为梁王,是实力雄厚的诸侯王,而女儿刘嫖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后嫁给开囯功巨陈婴的孙子陈午,世袭侯爵。
子女的势力日益增长,以此来守护母亲的身份和地位。
二、掌控后宫局面,驾驭后宫嫔妃,是窦漪房的能力和本事
刘恒宠爱的慎夫人出身名门,是黄老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慎到的后人,与刘恒思想共鸣,深受宠爱,刘恒甚至允许慎夫人与皇后平起平坐。
窦漪房没有当场发飙,事后却借中郎将袁盎之手,以当年戚夫不敬吕后招来"人彘"之祸而劝谏汉文帝,汉文帝顿时醒悟,从而扼杀了这股企图僭越之风,窦漪房既赢得了体面,又落得贤良的声誉。
三、卓越的政治才能,面对动乱,毫不手软,平息了七大诸候王的叛乱,窦漪房辅助了三代君王,和平时期推荐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崇尚节俭与礼让,深得朝堂大臣一片赞誉。
公元前135年,窦猗房在长乐宫安详去世,她是汉朝最长寿的皇后之一,真应了那句"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活到最后的,便是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