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我从以往读过的作品中选出一篇给我以巨大的冲击,让我陷入沉思的作品,那我想一定是余华老师的《活着》了。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初读此书,我不屑年轻时的福贵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我憎恨他的懦弱与那二流子模样。
福贵那荒诞的年轻时光赔上了他全部的家产。
母亲病死,自己被拉去充军。
所幸,福贵活着从战争中回来了。
可是,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女儿凤霞成了哑巴。
可是这些远远不够,真正的痛苦还没有到来。
儿子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了救县长夫人,活生生的被抽血抽死了。
读到这里,我第一次为福贵哭泣,也为了那个无辜的生命,我忍不住去想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为了救县长夫人就要夺取一个无辜孩子的生命吗?难道别人的生命就要被权贵无情的剥夺吗?我开始困惑这世间公道。
这只是悲剧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女儿凤霞经介绍嫁给了城里的偏头二喜,凤霞善良朴实,二喜忠厚老实,两口子的日子过得也还算幸福,凤霞还怀孕了,我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下去……
可是悲剧就是为了撕碎美好的。
凤霞在产下一男婴之后大出血死亡。
而妻子家珍在女儿凤霞死后三个月也去世了。
一个又一个亲人死去,我以为福贵承受的痛苦已经到了顶点,妻子,女儿, 儿子都已经死了,还要这个老人在失去什么了,他还剩什么了?
很快,福贵又看着一个人死去了,这次是他的女婿二喜,二喜是搬运工,因为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
福贵便把外孙苦根接到乡下与自己一起生活,生活贫苦,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就给苦根煮豆子吃,可是苦根却被豆子撑死了。
至此
生命里最后的一点温情也被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我憎恶年轻时的福贵,却无比同情那个在黄昏下只与一头牛相伴的风烛老人。
福贵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我看着书中的人一个一个死去,我仿佛觉得我的一生也骤然而止。
失去了一切的福贵选择了好好的活着,也许我们会想,还有什么可期望的,还有什么能够支持他活着,我也这样想过,什么都没了,还不如死了算了。可是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爱人,儿子亦或女儿吗?
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会有自己的理由,可是我们能做的不就是努力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