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说,一个部门负责人,首先要是一个理性的人,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话似乎是说,非理性的时刻,是不适合做决策的。而决策也是受到理性状态影响的。
可是最新的管理学研究却指出,真正影响人做决策的不是理性与非理性,而是一个人的情绪。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对决策的正确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钻石是纯洁美丽的,但是钻石的开采过程却异常艰难。一粒黄豆大小的钻石,要从几吨矿石中找出,还要经过加工打磨才能成为成品。试想,当你挖出一堆又一堆矿石,堆积成一座小山时,却没有找到钻石,是什么样的心情。
一定是失望透顶,满腹牢骚,挖了一堆矿,都没有钻石,继续挖也肯定没有。但也有坚持到最后的人,他们这样想,挖了这么多,排除了这些没有钻的矿,剩下要继续挖的,也不多了。
一种想法是,“挖了这么多也没有的”消极大于积极,一种是“剩下要挖的矿业不多了”的积极大于消极。最终必然导致两种不一样的结果。
管理过程中,也常会遇到类似这种情况。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时,他始终带领整个团队前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来激励团队。他常引用比尔盖茨的话,二十年后网购将成为购物的主流趋势。这虽是画饼充饥,然而却又有不一样的积极心理背书。
前几天浙商上海年会马云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同时,也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我们在19年最大的任务是修炼好自己,问问自己:该做的培训有没有去做,该修改的KPI 有没有去修改,该减的人人有没有减掉。
你看看,积极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出积极的理由,未来的确不好,但你通过自身的改变来使自己变得好,这是管理中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果换作一般人,或许会说,2019年大家不要折腾,不要盲目投资,留好现金准备活下去。其实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然而,这无疑就是一种消极的思路,在这种思路下,你是不会有勇气来拼搏,改变的。
所以,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情绪,时不时停下工作,用开采钻石的心态,拿积极的情绪来审视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