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观后感
许多镜头都是有争议,坐在50元包场的电影院里面,感受太丰富。
很写实,很残酷,三个阶层不同文化水准的母亲,有着相似的亲情观。孩子是两家人该商讨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在不确定对方能担此重任的情况下盲目赌博呢?中国社会的母凭子贵真的那么重要?重心围绕在孩子身上失去自我是很明智的选择?
我不以为然,电影最大的启发是曾经我赌气离家出走一晚上,我懂了某些人的担心。一直以来我可能自我中心化太严重。看到镜头很能感觉到那种深深的绝望。最后的立意未能深化,我相信可能每个中国父母都是这样的胸襟,但是该放手就放手,该坚持就坚持,该谦和就谦和。为何要为了一个抚养权问题搞得是是非非都那么不可理喻?对于亲情,每一方的关爱都是一种补充。
一个母亲,能陪伴孩子从小到大是一种很棒的人生体验。一个父亲,能传递正确有能量的价值观是一种传承。但是真的不能没有自我,也不能没有妥协,婚姻爱情本身就是妥协才变得有趣而耐人寻味,为什么都不懂得花点时间去看懂对方真实确切的想法就盲目自我定义呢?最好的,应该留给自己,留给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别人付出,水满则溢,一切善念应以重视自我为前提。才是最平和的感情态度,才能营造最好的感情观氛围。
适当应该放手,适当应该妥协,适当应该自省,适当应该你说,我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