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出生开始,在骨子里就带有对未知的恐惧,我们的祖先在我们的遗传基因里面详细地记录了恐惧的信息,包括对黑暗、野兽、灾害等,就像是运算符号一样,每当外界有东西刺激我们的视神经网络,总会引起内心的一阵惶恐,有异样的东西在我们内心升起,进而投射到我们的思维中,我们的思维进而会投射到现实中,让我们相信那些引起恐惧的东西是存在的,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保持高生存效率的方式,但在现在的社会中,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们的阻碍。
首先来说下,我们对于爱的理解中到底是出了哪些问题,小明经常出差,一出差一般是三五天,老婆在家一天电话不断,从早到晚,搞的一块出差的同事只能“呵呵,你老婆好爱你”,一阵无情的尴尬从头到脚击穿身体,老婆电话无非就是:在外地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吃饭睡觉,有没有想她,为什么不给她打电话。碰到这样的老婆真的是“真爱一生啊”,关键是这些问题你根本就没法回答,回答了肯定又引发更重要的问题。“我在外地过得很好(没有我在身边你过得那么好?)”,“我在外地过得不好(一阵瞎担心,闹不好一晚上都得浪费在安慰上)”,这种爱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尼玛就是折磨啊,把依赖当作爱实在是让人痛不欲生,没有丝毫的幸福感。
爱的正确姿势应该是放手,送还给每个人自由,这才是爱。我们在骨子里恐惧失去,越恐惧越想抓得更紧,抓的越紧越容易失去,完美的恶性循环,
其次,爱自己误以为爱你,这种事情发生的更普遍,尤其是在家庭关系中,“妈妈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喂大,错了,把你养大,你现在竟然让我这么伤心” ,“你说我都付出这么多了,你怎么这么对我”,你肯定听过比这个更恐怖的话,“我为你付出了青春,你却不爱我,我就去自杀”,这赌注更大,你真确信这就是爱吗,这明明是打着爱的旗号在索取,你不给我就是不爱我,我那么爱你,你不爱我,我就要采取措施了。这明明就是爱自己,在骨子里恐惧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会白白浪费掉,这哪里是爱,这就是绑架,中枪请自行反省。
最后就是混淆爱与喜欢,尤其是对待孩子的问题,“你弹琴都过10级了,好厉害,妈妈好爱你”,“你弹琴怎么连5级都没过,妈妈不喜欢你了”,你孩子就会误以为你爱的是钢琴的考级,和自己没有关系的,自己只有做好了才有可能得到你的爱,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你对孩子的爱是基于孩子的本身,与其他外界的东西关系,你爱的是孩子,而非孩子的技能或者是成绩,这还是对未来充满恐惧,害怕自己的爱在未来得不到回报,把自己的爱寄托到孩子身上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进而造成孩子的负面处理。
我们对恐惧的认知大部分都停留在想象中,结合基因遗传的那些信息,自己创造出让自己害怕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害怕鬼,这个在西方的文化中也有,这种文化就是我们思想臆造出的东西,我们实际上是在自己吓唬自己,比如在黑暗中我们臆想出存在什么东西,一旦我们打开灯就会看到光明一片,即便是告诉我们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那个臆想还是会存在,除非我们可以在黑暗中找个一个替代品,比如说看到一个白色的东西,如果我们确认是衣架,就会减轻心里得恐惧感,这也是消除恐惧感的一种方法。
从上面消除恐惧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我们直面我们的恐惧,我们的恐惧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因为我们臆想的恐惧与实际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当我们看到让我们恐惧的东西时我们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比如说我们去考试,无论我们准备多么充分都会心存恐惧,老是害怕考不好,可一旦我们开始考试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准备是考试的高分的关键,其他一切都是自己臆想的,因此当我们面对恐惧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直视它,找到根源,一味地逃避只会让恐惧在心里越长越大,乃至最后让我们崩溃掉。
美国的老罗说过:人类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这话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