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养儿方知父母恩,而最先感受这份恩情的,应该是历经千辛万苦生完孩子做了妈妈的女人们。因为,每一对母子都是过命之交。
有一个故事:女人在产房生孩子,剖腹产!孩子抱出来,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抱着孩子上楼了!男人看到唯有岳母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便问到:“妈,孩子都上楼了,您怎么不上去?”只听岳母说:“你的孩子上去了,可我的孩子还在里面!”
每次想起这个故事都会泪湿眼眶,甚至在转述给别人的时候都会哽咽。我相信每个女人都会感同身受,因为只有妈妈知道女人生孩子的凶险不易,只有妈妈始终记得,无论何时,我们永远都是她曾经用命换来的宝贝。
我生熙宝的时候,只有妈妈和婆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手术完被推出来,看见妈妈一脸肃穆凝重,仿佛我刚经历了一场劫难,丝毫看不出抱孙子的喜悦,我倒是在心里笑话她太严肃紧张了。
回到病房安置好,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以后再也不要生了。麻药的作用让我控制不住的发抖,甚至呕吐,妈妈心疼又无措地说:我的乖乖啊,你这伤口该没裂开吧?因为看见了妈妈的疼惜,我硬生生咬牙忍受了刀口的剧痛。那一夜,妈妈一宿没合眼,守着床头的吊瓶。
《生门》这部纪录片,我一直不敢看,生门,生命之门,一门之隔,可能就是阴阳两境。里面夏锦菊的故事在很多文章都被提到,每次看都会忍不住落泪。为女人的不易,为生孩子的不易。因为生过孩子,更能理解感受那种鬼门关前逃过一劫的惊心动魄和劫后余生的涅槃重生。
夏锦菊33岁,为了生个儿子孕6次流产4次,第6次怀孕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就是胎盘长在她上一次剖腹产手术的切口上,穿过了子宫基层,长到膀胱里面去了,做手术风险很大。
可是,夏锦菊却已经习惯了生产的状态,病床上的她笑着对医生说:“生孩子上手术台有什么好怕的?又不是第一胎。”
而这一次的生产却让她差点见不到拼命盼来的儿子。
夏锦菊出现产后大出血,为了给她止血,医生不断用纱布堵住出血口,直到纱布填满了整个腹腔,过程中夏锦菊两度心跳停止,医生说,如果心脏再停跳一次,夏锦菊的生命就没了。
面对每分钟以500cc大量出血的子宫,医生建议切除子宫。可是,夏锦菊乞求医生:“能不能不切子宫啊?我才33周岁,你们再努力一下,我再坚持一下。”
出血量七八千毫升,心脏停跳两次……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危机情况,陪伴夏锦菊的只有产房外坐立难安的夏爸爸。
中间有人来告诉他,孩子很好很健康,可是夏爸爸却对镜头苦笑着说了一句:母亲能平安出来就好了。夏锦菊想的是自己的孩子,这位爸爸想的也是自己的孩子。
当医生告知他夏锦菊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时,这个男人颤颤巍巍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坐在外面的凳子上掩面而泣。这样的画面,任谁都忍不住动容落泪。
将近4个小时的手术,终将夏锦菊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手术期间,夏锦菊失血1万3千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换了4遍。
谁能说夏锦菊不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光是看这些文字,我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凶险和不易。
尽管现在医学技术发达,生孩子的风险大大降低,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由于怀孕和分娩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全世界每天有约830名妇女死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妊娠并发症、产后感染等疾病是重比例。
每一对顺利生产的母子都是幸运的。曾经和做了妈妈的朋友们聊起生产的经历,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或大或小的危险,担忧、害怕、无助、恐惧是我们最深的感受。
怀二胎的时候,常和几个打算二胎的同事交流思想,也会在各种产妇死亡的新闻中,惶惶不安,担心挂在手术台上。可是,最终,我们都平安地迎来了第二个小生命。
我还清楚地记得,生完老大,在电话中对谭老师说的第一句是:以后给我五百万我也不生了。可是,五年后,我分文未收又生了二胎。这就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痛。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一个女人真正的勇敢,是从战胜未知的恐惧生下孩子做了妈妈开始的。妈妈这个称呼,光是听到,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力量。
孩子的出生,是妈妈的重生。对于任何一个迎接新生命的家庭而言,世间最美的等待就是: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