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 笔记速记(其一、基础)

注:本文知识以及例子来源主要是Abstract Algebra,作者是David S. Dummit 和 Richard M. Foote,适量夹杂一些废话和本人的书写习惯

本篇依然在完善当中,我会尽快尽力纠错并在排版、措词、解释方法上面作出优化。(目前事实是有小部分内容我自己还没有完全消化……)这几天会努力的!


群的定义

  • 群(group)是一个有序对(G, \cdot),其中G是一个集合;\cdot是一个二元运算,其定义为函数\cdot : G \times G \rightarrow G。为了方便,我们将\cdot(x, y)记作x \cdot y。后文所引用的G\cdot若无特别说明,均指群定义中的集合和二元运算。
  • 运算\cdot可结合的(associative),即\forall a, b, c \in G: a \cdot (b \cdot c) = (a \cdot b) \cdot c
  • G中存在幺元(identity)记作e使得\forall a \in G \qquad a \cdot e = e \cdot a = a
  • 任意G中的元素a都在G中存在逆元(inverse),记作a^{-1},使得a \cdot a^{-1} = a^{-1} \cdot a = e
  • 附加定义】当运算\cdot是可交换的(commutative),即\forall a, b \in G: a \cdot b = b \cdot a时,我们该群是一个阿贝尔群(abelian group)交换群(commutative group)
  • 运算定义】定义群的直积(direct product)为二元运算\times: (G, \star) \times (H, \diamond) \rightarrow (I, \cdot),其中集合I定义为集合GH的笛卡尔积,即
    I = G \times H = \{(g, h) | g \in G, h \in H\}二元运算\cdot定义为\cdot: (G \times H) \times (G \times H) \rightarrow (G \times H),具体为:
    (g_1, h_1) \cdot (g_2, h_2) = (g_1 \star g_2, h_1 \diamond h_2)

从群的定义上来看,重点在于研究某指定数集上的某二元运算,其满足结合律且存在幺元和逆元。对于“乘法”群中来说,0总是无法处理的元素(逆元不存在),所以乘法的群不包含0。

一些称法和记法上的说明

  • 为了之后说明的方便和严谨性,我们接下来用集合的名称指代群的名称。
  • 当提到群的元素时,都是指群所处集合的元素。
  • 当提到群的序数时,都是指群的集合的序数,即元素个数。
  • 当提到某个集合在某运算下形成群时,都是指由此集合和此运算符满足群的定义。
  • 如果不加声明地使用某个变量(如a, b, x, y等),则默认它是上下文中提到的群的元素。
  • 集合的运算符\cdot在不导致歧义的情况下会省略,即a \cdot b将记为ab
  • 同样,不造成歧义时,我们有时会将群的幺元记作1
  • 我们将实数中定义的整数次幂运算扩展到群的集合中:n \in \mathbb{Z}^+, a^n = a...a(\text{n 项})。同时令a^0 = 1,即幺元。

举例

  • \mathbb{Z}, \mathbb{Q}, \mathbb{R}都是在+(加法)下成立的群;幺元e = 0a的逆元a^{-1} = -a
  • \mathbb{Q} - \{0\}, \mathbb{R} - \{0\}, \mathbb{C} - \{0\}, \mathbb{Q}^+, \mathbb{R}^+都是在\times(乘法)下成立的群;幺元e = 1a的逆元a^{-1} = \frac{1}{a}
    上面的例子满足群的定义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关于实数和复数的定义值得另外讨论,不过这里就按照大家理所当然的那样把他们看作事实
  • 向量空间V+下也形成群。向量空间V定义为n个(n \ge 1)定义在F^n上数字组成的有序元组组成的集合,比如(1, 4, -1)就是定义在\mathbb{Z}^3上的向量空间。其幺元是零向量,v的逆元v^{-1} = -v
  • 加法余数集\mathbb{Z}/n\mathbb{Z}+下形成群。幺元e = \bar{0}\bar{a}的逆元\overline{a}^{-1} = \overline{-a}
  • 乘法余数集(\mathbb{Z}/n\mathbb{Z})^{\times}\times下形成群。幺元e = \bar{1},逆元也根据其定义存在。

群的基本性质

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群的以下性质:

命题1.

  • 幺元e唯一
  • 任意元素a的逆元a^{-1}唯一
  • {a^{-1}}^{-1} = a
  • (ab)^{-1} = b^{-1}a^{-1}
  • a_1a_2...a_n的值不依赖于括号如何加(广义结合律)

以上这些性质可以从群的定义轻松得到。一些证明的技巧就是两边同乘逆元或利用幺元定义等。

命题2.

  • 方程ax = bya = b分别有唯一解。
  • 二元运算\cdot满足消去律(cancellation laws),即:\left \{ \begin{aligned} & au = av \Rightarrow u = v \\ & ub = vb \Rightarrow u = v \end{aligned} \right.
  • ab = eba = e,则b = a^{-1}
  • ab = aba = a,则b = e

定义

元素x阶(order)定义为最小的正整数nx^n = 1,记作|x|
显然,群中的一个元素有可能怎么乘幂都达不到幺元;此时我们称其阶为无穷。

阶的举例

  • 一个元素当且仅当它是幺元时,拥有阶数1.
  • 之前提到的各种加法数群(\mathbb{Z}, \mathbb{Q}, \mathbb{R}, \mathbb{C})的非零元素的阶都是无穷的;0作为幺元,阶当然是1。
  • 加法余数群(以\mathbb{Z}/9\mathbb{Z}为例),\bar{6}的阶是3,因为\bar{6}+\bar{6}+\bar{6} = \bar{18} = \bar{0}。类似地,我们可以得到该例中其它元素的阶:\{1, 9, 9, 6, 9, 9, 3, 9, 9\}
  • 乘法余数群(以(\mathbb{Z}/7\mathbb{Z})^{\times}为例),\bar{2}的阶是3,因为\bar2 \cdot \bar2 \cdot \bar2 = \bar8 = \bar1。类似地,我们可以得到该例中其它元素的阶:\{1, 3, 6, 6, 12, 2\}

二面体群

让我们把群的概念引入到几何领域中。一个比较简单且直观的例子是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群。我们首先定义对称变换(symmetry):一个对称变换是指对多边形的一个变换(即函数)。形象些说,我们如果对变换前的正多边形的角进行编号:\{1, 2,..., n\},在对称变换(比如延轴翻转、绕心旋转这样不改变原来形状的变换)后,尝试将正多边形覆盖到原来的多边形上,会看到现在在角上的编号是原来编号的一个重排列\sigma。作为提醒,排列是指从一个集合映射到同一个集合的映射。举个具体的例子,对正n边形进行顺时针的\frac{2\pi}{n}旋转是一个对称变换,它让原来的某种编号\{1, 2,...,n\}变成了\{2, 3,..., n, 1\},可以写作\sigma(\{1, 2,...,n\}) = \{2, 3,...,n, 1\},或对于其中的一个元素比如1,有\sigma(1) = n\sigma(i) = k指的是i经过变换之后的位置。

接下来,让我们利用变换的复合规律(即函数的复合规律),定义运算符\cdot:若s, t是两个对称变换,则定义s \cdot t或简记为st = s \circ t,表现为先进行变换t,再进行变换s(和复合函数的定义一致)。对该运算定义幺元1,本质即是对多面体什么都不操作的变换(单位变换)。某个对称变换s的逆元可以理解为进行其重排列\sigma的逆元\sigma^{-1}那样的变换,通俗地举例来说,s顺时针转了k度那么s^{-1}就是逆时针转k度。

定义

二面体群(Dihedral Group)定义为(D_{2n}, \cdot),其中D_{2n}是所有对正n变形的对称变换的集合,\cdot是上文定义的运算符。此处2n指的其实是群的序数,即|D_{2n}| = 2n。这点我们很快会在下面展示出来。

为了探究二面体群中运算的特殊规律,我们先定义其中的两个重要的元素:

r:指绕正n边形中心顺时针旋转\frac{2\pi}{n}的对称变换。
s: 指以经过正n边形中心和标号1的角为轴进行翻转的对称变换。

如果从重排列\sigma的角度理解对称变换rs,易察觉它们等同于:
\sigma_r(i) = \left \{ \begin{aligned} & i + 1 & 1 \le i \le n - 1 \\ & 1 & i = n \end{aligned} \right. \\ \sigma_s(i) = n - i + 1 \qquad\qquad\space\space 1 \le i \le n
通俗地解释,就是\sigma_r全体元素向左平移了一格,超出来的第n个元素移到第一位,比如\{1, 2, 3, 4\}变为\{2, 3, 4, 1\}\sigma_s则是将全体元素倒置,比如\{1, 2, 3, 4\}变为\{4, 3, 2, 1\}
st的定义不难发现对称变换的规律:

  • 1, r, r^2,...r^{n-1}是不同的变换,且|r| = n
  • |s| = 2
  • 对于任何i \in \mathbb{Z}s \neq r^i
  • 对于任何0 \le i, j \le n - 1 \land i \ne jsr^i \ne sr^j
  • D_{2n} = \{1, r, r^2,...,r^{n-1}, s, sr, sr^2,...,sr^{n-1}\},正好2n个元素。
  • rs = sr^{-1}。验证如下:左式等同于\sigma_r \circ \sigma_s,右式等同于\sigma_s \circ \sigma_{r^{-1}},根据定义有:
    \sigma_r(\sigma_s(i)) = \sigma_r(n - i + 1) = \left \{ \begin{aligned} & n - i + 2 & 2 \le i \le n \\ & 1 & i = 1 \end{aligned} \right. \\ \sigma_s(\sigma_{r^{-1}}(i)) = n - \sigma_{r^{-1}}(i) + 1 = \left \{ \begin{aligned} & n - i + 2 & 2 \le i \le n \\ & n & i = 1 \end{aligned} \right.
  • r^is = sr^{-i}。验证和上面类似。

生成元

之前我们简单认识了二面体群中的两个特殊元素rs,它们可以通过组合表示群中的任何其它元素。我们借此引入生成元(generator)的概念。

定义

S是群G的一个子集,如果G中所有元素都可以通过S中元素或它们的逆元的有限运算(指群定义中的运算)得到,则称SG的一个生成元集(a set of generators),并称S可以生成G,记作G = \langle S \rangle,尖括号中的S实际上写成S的一个全元素组合的形式。

举例来说,整数1便是整数加法群的生成元,记作\mathbb{Z} = \langle 1 \rangle。之前刚刚学到的二面体群中,rsD_{2n}的生成元,记作D_{2n} = \langle r, s \rangle

定义

为了描述生成元是如何构建出群中任何其它元素的,我们需要一些由生成元构成的等式,称作关系式(relations)。比如二面体群中的关系式有
r^n = 1, s^2 = 1, rs = sr^{-1}
任何其它的关系式都可以通过这三个推导出,我们记为:
D_{2n} = \langle r, s \mid r^n = s ^ 2 = 1, rs = sr^{-1} \rangle
对于一般的形式,可以记作:
G = \langle S \mid R_1, R_2,...R_m \rangle

通过生成元集的形式,我们可以相对清楚地认识到群中元素的状态和性质。不过有时因为关系式的选取方式,我们在寻找群的序数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下面举两个和二面体群很相似的群的例子:

  • X_{2n} = \langle x, y \mid x^n = y ^ 2 = 1, xy = yx^2 \rangle 从前一个关系式可知,该群中元素都可以写成x^iy^k的形式,且0 \le i \le n - 1, 0 \le k \le 1。后面一个表达式则是描述“伪交换律”,即将x, y顺序颠倒的方法。这样看,我们会猜测这个群中有2n个元素,也因此先草率地将其记为X_{2n},然而考察下面的连等式:

x = xy^2 = (xy)y = (yx)(xy) = (yx)(yx^2) = y(xy)x^2 = y(yx^2)x^2 = y^2x^4 = x^4

其中借用了y^2 = 1的条件式,我们会发现高次的x的次数会转化为次数与3的余数,即x^3 = 1。这样,|X_{2n}|n的取值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关系,且最多为6

  • Y = \langle u, v \mid u^4 = v^3 = 1, uv = v^2u^2 \rangle 从前一个关系式我们又会推测群的序数为12,但考察下面的连等式:

\begin{aligned} u &= uv^3 = (uv)v^2 = v^2u^2v^2 = v^2u(uv)v = v^2u(v^2u^2)v = v^2(uv)vu(uv) \\ &= v^2(v^2u^2)vu(v^2u^2) = v^3vu^2v(uv)vu^2 = vu^2v(v^2u^2)vu^2 = vu^2v^3u^2vu^2 \\ &=vu^4vu^2 = v^2u^2 = uv \end{aligned}

根据幺元的唯一性,得到v是幺元。代入第三个关系式得到u = u^2,故u也是幺元。因此这个群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即幺元1


对称群

\Omega是一个非空集合,则记S_{\Omega}\{f \mid f : \Omega \rightarrow \Omega, f\text{是一个双射}\}。将复合运算\circ作为定义在S_{\Omega}上的运算。定义单位变换11(x) = x;将元素f的逆元f^{-1}定义为f的反函数。不难发现(S_{\Omega}, \circ)是一个群。

定义

对于\Omega = \{1, 2,...,n\}的情形,我们把S_{\Omega}记为S_n并称为n次对称群(symmetric group of degree n)。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事先在此和大家说明。从排列的性质不难得到|S_{\Omega}| = n!

为了便于记录排列,我们引入循环分解(cycle decomposition)的记法。首先,一个循环(cycle)是指一个整数的序列,它表示S_n中的一个元素(即一个变换)。循环(a_1 a_2...a_m)表示将a_i(1 \le i \le m - 1)“送到”a_{i+1}的位置,而将a_m“送到”a_1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在二面体群中讨论到的旋转对称变换,即r)。比如(2, 1, 3)是将2映射到11映射到33映射到2的变换。在循环分解的记法中,一个变换\sigma会被表示成一个或多个循环的列举:
(a_1a_2...a_{m_1})(a_{m_1+1}a_{m_1+2}...a_{m_2})...(a_{m_{k-1}}a_{m_{k-1}+1}...a_{m_k})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循环分解算法的进行:

首先定义一个重排列\sigma,使得:
\begin{aligned} \sigma(\{ &1, \space\space 2, \space\space 3, 4, 5, \space\space 6, 7, 8, \space\space 9, 10, 11, 12, 13\}) \\ = \{ &12, 13, 3, 1, 11, 9, 5, 10, 6, 4, \space\space 7, \space\space 8, \space\space 2\} \end{aligned}
具体的步骤是:

  1. 从最小的未在前序循环中出现的1 \le i \le n开始循环,比如a。我们写下左括号(并考察\sigma(a)的值b
  2. 如果b = a,就用右括号)终结这个循环,然后回到步骤1;否则写下b。考察\sigma(b)的值c
  3. 如果c = a,就用右括号)终结这个循环,然后回到步骤1;否则写下c。考察\sigma(c)的值b。回到步骤2。
    为防止歧义,我们把本质上一致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分成了两步。前面的重排列\sigma可以根据这几个步骤形成一组循环:
    (1 \space 12 \space 8 \space 10 \space 4)(2 \space 13)(3)(5 \space 11 \space 7)(6 \space 9)

发现这些循环互相为不相交集(disjoint set),即两个集合中不存在相同的元素。习惯上通常会省略长度为1的循环,所以上面的循环会写成:

\sigma = (1 \space 12 \space 8 \space 10 \space 4)(2 \space 13)(5 \space 11 \space 7)(6 \space 9)

变换的逆\sigma^{-1}的循环分解是\sigma的循环分解的倒置:

\sigma^{-1} = (4 \space 10 \space 8 \space 12 \space 1)(13 \space 2)(7 \space 11 \space 5)(9 \space 6)

循环中的元素进行平移之后所代表的变换不变,即:
(a_1a_2...a_m) = (a_2a_3...a_ma_1) = ...= (a_ma_1...a_{m-1})

矩阵群

为了引入矩阵群的概念,我们首先定义域(Field)。

定义

  • 一个域(field)F上定义了两个二元运算+\cdot,使得(F, +)(F - \{0\}, \cdot)都是阿贝尔群(交换群),其中0(F, +)的幺元。
  • 运算+对于运算\cdot满足分配律,即\forall a, b, c \in F, a \cdot (b + c) = a \cdot b + a \cdot c

域是最小的能够进行四则运算的数学结构。我们会在后续深入地学习域,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些域的例子,如\mathbb{Q}, \mathbb{R}, \mathbb{Z}/p\mathbb{Z}(p\text{是素数})。其中\mathbb{Z}/p\mathbb{Z}也会用\mathbb{F}_p来表记。

定义

矩阵群(matrix group)是在指定的n \in \mathbb{Z}^+时,对矩阵乘法有定义,且矩阵中每一项元素来自域F的全体行列式值非零的n \times n矩阵的集合,记作GL_n(F)
GL_n(F) = \{A_{nn} \mid A\text{定义在}F\text{上}, det(A) \ne 0\}
n阶矩阵群的幺元是I_n,即对角线为1,其余元素都是0的矩阵。

四元数群

定义

四元数群(quaternion group)记作Q_8,定义为:
Q_8 = \{1, -1, i, -i, j, -j, k, -k\}
四元数群上定义了二元运算\cdot,运算规律如下:

  • 1 \cdot a = a \cdot 1 = a \qquad \forall a \in Q_8。即1是幺元。
  • (-1) \cdot (-1) = 1 \qquad (-1) \cdot a = a \cdot (-1) = -1 \qquad \forall a \in Q_8
  • i \cdot i = j \cdot j = k \cdot k = -1
  • i \cdot j = k \qquad j \cdot i = -k
  • j \cdot k = i \qquad k \cdot j = -i
  • k \cdot i = j \qquad i \cdot k = -j

可能有些费劲,但是通过枚举可以证明二元运算\cdot的结合性。其它群的性质则很容易证明。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四元数群。


同态和同构

我们现在来尝试描述两个群之间是否看起来一样,即它们拥有一样的群论上的架构,这种性质叫做同构。但在此之前,让我们先介绍同态的定义。

定义

设两个群(G, \star), (H, \diamond)。同态是一个函数\varphi: G \rightarrow H使得:
\varphi(x \star y) = \varphi(x) \diamond \varphi(y) \qquad \forall x, y \in G

按照一贯的简洁风格,我们会把这个定义写作\varphi(xy) = \varphi(x)\varphi(y),但需注意等号两边省略的运算是不一样的。

定义

若存在同构(isomorphism)\varphi: G \rightarrow H使得:

  • \varphi是一个同态。
  • \varphi是双射。
    则称群GH同构的(isomorphic),记作G \cong H

根据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同构的两个群拥有相同的群性质:任何从一个群的定义中的运算性质都可以通过双射的同态变换在另一个群上成立。这也是我们能够省略运算符的一个原因。

举例

  • G \cong G对任何群G成立。
  • 函数exp: \mathbb{R} \rightarrow \mathbb{R}^+定义为exp(x) = e^x,是(\mathbb{R}, +)(\mathbb{R}^+, \times)的同构。这是因为exp函数有反函数ln: \mathbb{R}^+ \rightarrow \mathbb{R},且exp(x + y) = exp(x) \times exp(y) \ \forall x, y \in \mathbb{R}
  • 考虑两个非空集合\Delta, \Omega。对称群S_{\Delta}S_{\Omega}是同构的当且仅当|\Delta| = |\Omega|。证明从略。

我们在之后会遇到很多同构的例子,而且结构不限于群,还有环、域等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结构上的性质可以决定其同构的类别,比如群G拥有怎样的性质\mathcal{P}时,当另一个群X也拥有性质\mathcal{P}时,我们就可以判定X \cong G。这种由结构性质决定是否同构的理论被称为分类理论(classification theorems)。可以先举一个例子:
\textit{任何阶数为6的非阿贝尔群与}S_3\textit{同构。}
根据这个分类理论,我们可以判断出D_6 \cong S_3, GL_2(\mathbb{F}_2) \cong S_3,而不必通过构建特定的函数来满足同构的定义。

我们常常难以判断两个群(或其它数学结构)是否是同构的,不过我们有时可以用下面这些同构必备的特点迅速排除某个函数\varphi: G \rightarrow H不可能为同构的情况:

  • |G| = |H|
  • G是阿贝尔群当且仅当H是阿贝尔群。
  • \forall x \in G, |x| = |\varphi(x)|,作为提醒这里的|x|指的是x的阶。

比如,S_3\mathbb{Z}/6\mathbb{Z}就不可能同构,因为前者不是阿贝尔群而后者是;(\mathbb{R}, \times)(\mathbb{R}^+, +)不可能同构,因为前者中的元素-1的阶为2,但在后者中不存在阶为2的元素。

让我们以一个目前不予证明的命题结束这一节:

命题

G是一个阶数为n的有限群,设S = \{s_1, s_2,...,s_m\}G的生成元集。令H是另一个群且R = \{r_1, r_2,...,r_m\}H的生成元集。如果对于G中的s_i成立的某个关系当s_ir_i替换时在H中也成立,那么就存在(唯一的)同构\varphi: G \rightarrow H使得s_i \mapsto r_i(即\varphi(s_i) = r_i)

这个命题实际上和向量空间中的同构概念有关的命题十分相似:

V是一个n维的向量空间,它有一个基SW是另一个向量空间。现在指定一个线性变换T: V \rightarrow W使得S被映射到R \subseteq W。如果W的维度也是nR张成(spans)W,我们就称VW是同构的。

举例

  • D_{2n} = \langle r, s \mid r^n = s^2 = 1, sr = r^{-1}s \rangle,现在设H是一个包含元素a, b的群且满足关系式a^n = 1, b^2 = 1, ba = a^{-1}b。此时便有D_{2n} \cong H。从D_{2n}H的同构是\varphi: D_{2n} \rightarrow H满足\varphi(r) = a, \varphi(s) = b

群作用

定义

一个群G对于某个集合A的群作用(group aciton)是指一个变换:G \times A \rightarrow A, 记作g \cdot a, \ \forall g \in G, a \in A,且满足下面的性质:

  • g_1 \cdot (g_2 \cdot a) = (g_1 g_2) \cdot a, \ \forall g_1, g_2 \in G, a \in A
  • 1 \cdot a = a, \ \forall a \in A
    此时我们称G是一个作用在集合A上的群。

值得注意的是g \cdot a中的\cdot并不一定是二元运算,这只是个符号。之后在不引起歧义时我们都将记作ga。而式中的g_1g_2和往常一样,是对g_1g_2进行群G上定义的二元运算。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群作用的性质,为了方便记录,我们先任选g \in G, 并定义\sigma_g: A \rightarrow A\sigma_g(a) = g \cdot a。这个函数有两个重要的性质:

  • 对任一g \in G\sigma_gA的一个排列。为证明这一点,只需说明存在其逆元\sigma_{g^{-1}}: A \rightarrow A,使得\sigma_g \circ \sigma_{g^{-1}} = \sigma_{g^{-1}} \circ \sigma_g = I,其中I是单位变换。可以考察下面这个连等式:
    (\sigma_g \circ \sigma_{g^{-1}})(a) = \sigma_g(\sigma_{g^{-1}}(a)) = g^{-1} \cdot (g \cdot a) = (gg^{-1}) \cdot a = 1 \cdot a = a
    \sigma_g存在右逆元。左逆元的情况类似,在此不赘述。
  • 函数G \rightarrow S_A,定义为g \mapsto \sigma_g是同态。为证明这一点,我们先定义\varphi: G \rightarrow S_A\varphi(g) = \sigma_g。注意到S_A中定义的运算是函数复合。考察下面这个连等式:
    \begin{aligned} \varphi(g_1g_2)(a) &= \sigma_{g_1g_2}(a) = (g_1g_2)(a) = g_1 \cdot (g_2 \cdot a) = \sigma_{g_1}(\sigma_{g_2}(a)) \\ &= (\varphi(g_1) \circ \varphi(g_2))(a) \end{aligned}

以上的a \in A都是任取的,这样就得到了这两个性质。

举例

以下提及的集合A都是非空的。

  • ga = a。这个群作用被称为平凡作用(trivial action)。它对应的排列即是单元排列;它关联的函数G \rightarrow S_A被称为平凡同态(trivial homomorphism),其将任何G中的元素映射到S_A上的幺元。
  • 对于向量空间V(F^n)和乘法群F^{\times}有群作用f(v_1, v_2,...,v_n) = (fv_1, fv_2,...,fv_n)。其中fv_i定义为域F上的乘法。
  • 对称群S_AA的作用\sigma \cdot a = \sigma(a)。它对应的排列是从S_A映射到自身的单位变换。
  • 二面体群D_{2n}对序数集\{1, 2,...,n\}的作用(\alpha, i) \mapsto \sigma_{\alpha}(i)
  • G对自身的作用g \cdot a = ga被称为左规则作用(left regular actio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