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蕾秋·乔伊斯.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退休老人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工作四十年,他没有升迁,也无朋友,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退休后,他和妻子生活平静.一天,他收到来自是好友奎妮·轩尼斯的信,当得知奎妮得了癌症,即将离世.哈罗德为给奎妮回信,走了好几个邮局,但他并没有把信寄出去.最终哈罗德决定用徒步方式,去探望病危好友,凭自己的信念,好友就活下去! 在路上.他回想到父母、儿子、妻子、奎妮,哈罗德对痛苦的、快乐都逐一进行审视.这就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
书中讲述:当哈罗德在路上被大家关注并成为新闻热点.很多人加入一起行走,给他来带的是陪伴,刚开始他很开心,但很多的人目的都不同,他们为了赢取大众的关注,开始制定很多计划.有些并不符合哈罗德出发的目的.哈罗德最终选择自己继续前行,远离人群.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哈罗德迷路了,他想放弃,他给妻子打电话诉说.是妻子的支持让他继续坚持!这里提一下,因为当时哈罗德要行走时,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希望他能够放弃行走.在妻子的支持下,最终哈罗德到达了奎妮住的养老院,奎妮也坚持等到哈罗德,第二天奎妮安详的离开.我想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下面谈谈我的感悟,我从三方面进行的:他人、妻子、行走.
回想成长路上,每个人都走上不同的路,很多人,很多事情,慢慢就走散了,每日也是平静的.正是在看到哈罗德去看奎妮时的坚定,路上哈罗德和别人谈起他要走路去看奎妮,并希望他能够活下来.有的人会说,你有好的行走装备么,你有指南针吗?貌似哈罗德并不符合行走的标准,但他还是坚持走下去,仅凭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当在面对别人嘲笑时,他也怀疑,最后他想犹豫放弃时,别人的一句肯定,让他更加坚定走下去.这就是他人
哈罗德因为失去儿子,和妻子的隔阂不可逾越,在路上.他回想儿子戴维,也感觉看到了戴维,因为他从来没有给过儿子理解,他总是,把想说放在内心,说出的话还是跟以前一样.而妻子在哈罗德离开家后,发现她一直在逃避儿子已经离开的事实,也开始思考自己对哈罗德的误解,最终也理解爱情.哈罗德也是幸运的,在晚年有这样一场经历,让他更好的理解生活、理解爱情、理解自我,也理解了妻子.
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在路上遇到很多暖心的故事.关于行走,想到国内也有类似的.比如鬼脚七、陈坤等.鬼脚七在《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书中写道:一个人,不带分文,独自托钵乞食,从五台山徒步到峨眉山,他用这段旅程来思考:我是谁?我与自己、与周围人、与世界的关系?演员陈坤举办活动“行走的力量”,用行走的方式锻炼人的心智,传播正能量,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是关于行走的故事.
人在行走时,会找到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
听我讲述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悟呢?欢迎留言给我.我是南耶耶,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