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看了一部BBC的纪录片《性格的真相》,纪录片的主人迈克尔.莫斯利是一个有失眠症和悲观倾向的人,他很难快乐,总觉得有灾难发生,事情会变得很糟糕。他看上去是一个清瘦憔悴的中年人,他想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理。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他寻求改变的过程。
纪录片最初从美国俄亥俄州牛津镇上的一项调查说起。这项调查起始于当地大学的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宏伟计划,招募小镇上所有5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老龄化研究,对他们进行长期跟踪调查。1000多人报名参加了实验。纪录片中,迈克尔.莫斯利向大家介绍,这项实验已经进行了40年。这些老人当年报名后填了调查问卷,调查信息包括健康情况、工作、家庭以及对衰老的态度。
填完调查问卷的几十年后,研究数据被带到耶鲁大学。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两个问题:你是否会变得越来越没用?随着你变老,情况是变好了,还是和之前一样,还是变糟了?
根据耶鲁大学对参加实验者的信息的调研,发现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有效地推测人的寿命,那些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人,寿命要比其他人多7年半。从中可见心理状态的重要超过我们的想像。
迈克尔.莫斯利在耶鲁大学了解到这一研究结果之后,更坚定了要去改变自己的决心。他愿意尝试一切办法。他从身心健康的角度入手,首先尝试了很多高效的锻炼方法,还尝试了斋戒是否对健康有利。之后,他从身体治疗转到心理治疗,体验积极心理学的好处。
他来到Essex大学,找到一位神经学家福克斯 ,她也是研究乐观的顶级专家,她能通过探测脑电活动,判断一个人是偏向悲观还是乐观。
迈克尔.莫斯利在接受仪器测量时说,自己总是在担心着还没有发生的事,而这些事情其实后来并没有发生。他的妻子劝说:为什么要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挂在嘴边,为什么不能耐心地等待呢?
神经学家首先测量了他大脑两侧的脑电活动,结果是前额叶右边的脑电活动比左边强烈,几乎达到三倍,这被称为大脑的不对称性,表示悲观程度高,情绪不稳定。
另一项检测是测试潜意识偏见,他被要求看到屏幕上的人脸后,有黑点闪过时,立即按下按钮。屏幕上显示的脸孔,有愤怒的脸,有满带笑容的脸,表情的差异会对被测者按下按钮的速度造成影响,速度精确到毫秒。
莫斯利的检测结果是,当出现怒脸时,他见到黑点按下按钮的速度要比看到笑脸时快得多,超过一倍。他对怒脸更敏感,这意味着他对负面的消极的东西会有更强的反应,或者说对他更有吸引力。同时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倾向于给自己压力暗示的人。测试结果是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一个过于敏感的大脑,一个会发生故障的大脑,会增加压力和焦虑。
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测量情绪的方法,即一种特殊的能探测情绪的手环,它可以检测人体皮肤的电传导性和温度(这是由所谓的“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从而监测一个人的情绪。他们发现身体会在大脑意识到某种变化之前做出反应。
莫斯利佩戴这种手环显示结果是他的右手比右手活跃。大多数刺激可以同时激活左右手腕。对惯用右手的人来说,有些刺激,比如社交恐惧或者受到威胁,更容易激活他们的右手腕。数据显示他是一个高度紧张的人,这使他疲惫不堪。
莫斯利决定尝试两种减压的方法。他首先去寻求脑科学的方法的帮助,他再次来到Essex大学找福克斯教授。福克斯教授推荐了认知偏差修正系统:找出屏幕上的快乐人脸并点击,其中的原理就是通过训练自己寻找积极信息,来减轻自己潜在的消极情绪。超过5000人尝试了这项测试,研究发现70%参与测试的人都明显减轻了自己的悲观倾向。
他认为这个方法有效。每周做三次训练。他发现他有时候能很快找到笑脸,有时候就是找不到。顺利的时候,会越找越快。
莫斯利对这个方法还不满足。他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很容易受自己想法的左右,无法安住当下,总是陷入对过去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担忧之中。所以他决定还要同时尝试第二种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冥想。他找到了一位冥想训练师,开始上他的课程。在课上,这位训练师说:对失眠的人来说,越是努力想睡越是睡不着。冥想也一样,你不能强迫自己放松,你不要把它当成一件工作,或者一项任务。每天只是抽出10分钟,让自己什么也不做。
科学家发现,那些长期冥想的人,大脑确实发生了改变。即便是刚进行冥想8个月的初学者,大脑也会出现变化,他们的脑灰质会有所变化,而这些脑灰质与情感控制有关,同时左前额叶皮质活跃度也增加了,它是用来处理积极情绪的。虽然研究还只是开始,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常性冥想会引起生理上的改变。
莫斯利向冥想训练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冥想简单而有效,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冥想呢?
训练师回答:是这样的,我不会说冥想很简单,我会说冥想的理念很简单,而具体的过程就好比是减肥,我们必须要天天坚持,天天实践才能看到结果。专注于当前,活在当下,人们会更加平静,更加清醒,对生活更满意。
莫斯利在课堂上跟随着训练师的引导体验了冥想之后,发现自己的状态确实变得更轻松和乐观。他决定接受冥想训练师的建议,进行6-8周的每天10-20分钟的冥想练习。之后,他会再去测量自己的脑电波,看看有无实质性的变化。
莫利斯的妻子发现了他的变化,说感觉他的睡眠变好了,能够更平静地面对压力,她说不知道是不是冥想的作用。
而莫利斯自己觉得这几周是他十年来睡得最好的一段时间。他已经连续冥想了七周的时间,他再次来到Essex大学,接受神经学家福克斯教授再次为他进行脑电波测试。
首先研究人员测量了他静止状态下的大脑对称性。七周前,他的右额叶皮层的活跃性是左边的3倍,说明他很悲观。
然后再进行了认知偏差系统的测试。七周前的测试显示他对负面的信息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负面消极信息的影响。
那么,现在他的测试结果如何呢?
首先他的认识偏差测试结果表明,他现在对积极信息有更敏锐的反应。
大脑对称性改变也很显著,右额叶皮层的活跃性明显下降,表明消极想法和情绪大大减少。
对这个测试结果,福克斯教授说:我认为是冥想提高了你的专注力。很多证据证明专注力对改变心态非常有效。开始时你是一个悲观倾向明显的人,现在你倾向于一个乐观派,似乎你的大脑正向一个乐观方向转移。
莫利斯说:所以这证明,心态是可以改变的。
福克斯教授肯定地说:是的。
在纪录片的末尾,莫利斯说:我很兴奋,也很吃惊。短短七周时间,就可以发生这么多改变。我最初是想看看能否改变我的性格,现在我知道我可以,我非常兴奋。但真正的挑战是能否坚持下去。
想改变性格,永远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