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在学习上你怎么去跟老师沟通,才是最有效的。我有个朋友跟我讲,他们孩子的班主任找他,说什么呢?说你们家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说话,而且还下座位去跟后座去说话,你必须得管他,怎么能这样。
你有没有被老师叫过去这样批评过?怎么办?
我这边列出三种反应,你去对号入座一下,看看你是哪一种。
第一部分被老师批评,怎么办
来,第一种,第一种家长一听说孩子竟然这样,太过分了,好,等到孩子回来怎么办?骂孩子。
你怎么回事上课?人家都写作业为什么就你不写?
什么感受?孩子明白了老师批评我,妈妈就会骂我,批评是坏事,所以我不要批评,我要远离批评。
而且最要命的是你刚才说的什么,你怎么这样,你怎么回事,你你你指出去。
各位,你在镜头对面,我这么怼你的时候,你什么感觉?不舒服。
我的手像矛一样地指出去。那你要怎么办?你要挡一下才觉得安全,有没有?
所以你像矛一样地指向孩子,孩子要用一个盾去挡。
所以你问你怎么回事,孩子就说都是后座拉我说话的,挡回去了没有?你也可能问,那你人家都做,就你为什么不做,你说,孩子就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样?挡回去了。
1、直接批评孩子是坏事
所以你会看到,你如果去骂他,那么你的这种语言,你的动作像矛一样指向他,那孩子就会像用盾一样挡,实际上你说的话、内心的期望,你是希望孩子好好写作业,可是孩子根本没听进去,他用了所有的智慧都用了跟你怼回来。
所以第一点如果被老师批评了,你直接就骂孩子,没用。
再看第二点,第二点你觉得无所谓,老师找你了,你觉得这老师事真多,有没有。
或者你跟孩子说,没事,老师批评你没事,反正回来妈妈不会骂你的。
你安慰了孩子,但是留下祸根。为什么?
孩子如果对老师的批评不在乎,老师不敬畏老师,不尊重老师,他就会不尊重权威,那他不尊重权威,不尊重老师,他就会不尊重课堂,不尊重课堂,他就会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他怎么能爱学习。
所以如果你对老师的话无所谓的话,你没有去把老师的位置放高,去尊重到老师,孩子便也不会尊重老师,孩子便不怕规则,不怕权威。
2、无所谓导致没有规矩
而小学阶段是什么?就是孩子形成敬畏权威的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孩子要怕老师,并且他去敬畏老师提出要求的背后的规则,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有规矩。
所以家长的无所谓,不是安慰着孩子那么简单,而是让孩子不敬畏权威,很麻烦。
第三种做法。老师一骂,家长就急了,直接就给老师顶回去了,直接就说老师,那上别的课咋不这样呢?我们家孩子在家没事,怎么上学就这样呢?
言外之意是啥,是不是你课没意思,是不是你学校管得不好,你用顶回去的模式,你便会形成家校之间的对立,你和老师之间对立,你们俩不能共赢,你们怎么用一致的方式去教育这个孩子?
而且孩子也会用顶的模式,孩子也会用顶的模式。
3、顶回去导致没有成长
不管是你去批评他还是老师批评他,他都会说是不是你的错,都是你这个别人的问题,都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反正总之不是我的问题,那他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老师就白批评了,孩子就根本就没成长。
所以三种方式,不管你是直接回来骂孩子,还是你觉得无所谓,还是你直接顶回去,这三种方法都会使得老师的批评没意义,没有促进孩子的成长。
那么怎么来做?我们来看。
听懂老师背后的期望
当教师批评孩子的时候,你一定要去听教师他在说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但听到了他说什么,还要看到他语言下面的期望是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
所以其实我们把整个教师的行为看成一座冰山的话,冰山上面是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冰山下面是教师的期望。那么我们既看到教师上面的语言和行为,又要看到这个语言和行为下面老师的期望是什么。
如果老师找你说,写作业的时候他到后座去聊天,那老师的期望是什么?
1、老师的期望是什么
老师期望的是当大家写作业的时候,我也希望他能够安安心心地写作业;
这样把作业写好了,回家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
这样把作业写好了,有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问到我。
这样把作业写好了,孩子在学习上就会越来越专心,他就会练到专心的品质。
所以你看到,教师上面是在批评你,批评孩子,可他下面的期望就好重要,他的期望和你的期望一定是一个,都是希望孩子能够专注学习,专注写作业。
实际上你们两个人的期望,与孩子的期望也是一样的,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够专心写作业。
所以当老师那样问完之后,你要去问自己,老师批评孩子,老师的期望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做到,这点就至关重要。
你们要去问孩子的不是,你为什么下座位聊天,你为什么别人都写就你不写,你要问的是什么?孩子,上课的时候你能专注听讲,可是当写作业的时候你会有点兴奋,你会想着去聊天,这时候你试试看,怎么能够让自己安心下来,然后去写作业呢?
你试试看,咱们在家也是,等到学校的时候你自己也是,慢慢地找到方法,老师是希望你能够快点写,写好点,你自己去找方法。
孩子是不是也听到了这一点?那孩子便会去找方法。
2、把期望翻译给孩子
那我们要干的事就是指引孩子看到教师语言行为下面的期望,你要做一个翻译机,把教师的行为,他下面的期望翻译给孩子听。
比如说教师在假期里边给孩子们布置了好多任务,任务量很大,孩子会说好烦,老师留那么多作业。你要说什么?
你会发现很有意思,你一年级的时候,你们老师很少留这么多的作业,可到二年级,你们老师作业量就大了,我估计你们老师对你们心里有数,他相信你们能完成,对不对?相信你能完成,相信你们能完成,言外之意是啥?
一年级的时候做不到,二年级你能做,一年级的时候做不到,二年级你能做到了,你厉害了。
如果写字的时候,别人可能水平低,老师对他的要求就没那么高,可是老师对你不一样,你们老师对你有很高的要求,还是这个词,老师对你有很高的要求。
孩子懂得什么?对,我们老师可不允许我糊弄,我糊弄我们老师是绝对不干的,所以我得好好写。
如果写错了题,被老师批评了,说这种题上你真不该犯错,你翻译过来是什么?你们老师可不允许你在这样的题上犯错误。还是这个词,不允许你在这样的题上犯错误,所以你们老师要求你在这种题上都能够做得很认真,把握得很清楚,全都做对。
孩子这边仁看起来都是不太欢迎的事,可是你一翻译之后孩子看到什么?都是老师对我的期望,老师对我的信任,而且老师了解我的水平,我也相信我自己能做到。
这么一翻译之后,其实孩子就看到老师的那个言行批评下面的那个冰山,他就知道我该如何去做,这点至关重要。
老师批评错了怎么办
好,那有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老师批评的时候,批评错了怎么办?批评用的方法不对该怎么办?你要如何去引导孩子去认识呢?我们接着来看。
那老师批评错了,你要怎么办呢?
你首先要去看,看老师的这座冰山,老师上面是批评,老师下面的期望是什么。
比如老师要求孩子,这个字写错了,罚十遍,孩子一听什么感受?我就写错一个字,你要我整个写十遍,太过分了,我就写得潦草了一点,要我写十遍,好过分,孩子生不生气?他是很生气。
那这时候父母要干吗?做好这个翻译机。上面老师的批评言行不好,但是你看老师的期望是什么,你要讲给孩子听,你说你们老师真是够严格的,错一个字就写十遍。
孩子刚才说的什么?孩子好过分,错一个字就让我们写十遍。
你得怎么说,你会发现你的站位就很重要,你不能说写就写呗,你唠叨不也得写吗?
他说好烦,你说必须得写呀,你们俩是不同频,不同频便不能共振。我们讲过场的力量对不对,你得先去跟他同频。
他说好烦,错一个,老师让写十遍,你说你们老师要求可真够严格的,错一个就要写十遍。啥意思,你们两个说着同样的话,同频了,对不对?
同频之后才能共振,你后面说的话,他才能够听得进去。
所以后边你说啥呢,你说你们老师真够严的,错一个就要写十遍。
他这么揪你们的字,估计你们那个字会写得越来越好。我估计你要是能过了你们老师这一关,以后任何老师再检查你们作业的时候,都会觉得你们的字写得没问题,超级棒。
以后考试,考官一看说,这个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那作业写得没问题,这个班的作业一看我全都喜欢,是不是这种感觉?
所以你们老师烦是烦了点,要求那么严,但是好像还真的挺重要的。
孩子说,是呀,我们老师就对我们要求特别高,你看别的班的作业写得很乱,老师都不管,啥感觉,转过来了,有没有?
刚才生气老师说好烦,可这会儿说的是,我们老师对我们要求是高,我们水平也高,别的班写得好像确实挺乱,他们老师也不管,他又欣赏老师了有没有?
所以最重要的是看到老师的期望是什么。老师错了,写十遍是有点多,但是老师的期望是什么,引导孩子该怎么做,至关重要。
1、看到老师好的期望
父母要做这个翻译机,把错误的言行,下面的好的期望看到,那么把错误的言行翻译给孩子听,让孩子看到下面好的期望,孩子就知道老师的期望,他就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看了老师的,之后我们再来看怎么去对待孩子。
有的时候老师要是批评孩子批评错了,孩子很生气的。
我有一个朋友说他们家的孩子,说上课的时候他因为说话被老师批评,他很生气,为什么呢?
上课是这样的,他在这儿听课,旁边就怼他,他说别怼别怼,他又怼他,他说别怼别怼,他又在这儿。
最后那边孩子又怼他了,终于你怎么老说话,结果他刚一转头说你怎么老说话,老师刚好,之前老师在写板书,突然间回头一看到他在说话,老师认定了什么?
说你怎么上课说话,你站起来,他就站起来说是他说,你还狡辩,你好好给我站一节课。
孩子什么感受?气死了。
孩子气死了,孩子回来说什么,说妈妈,那个老师太可恶了,我真的很讨厌他,我甚至不想再上他的课。
孩子说什么?老师太讨厌了,我不喜欢他,我不喜欢这个课。你怎么说?还是你做得不好,你要做得好,老师能批评你吗?
他生气,你怼他,你们俩是不是又对立起来了?
没同频怎么共振?你怎么说?
孩子说老师说太讨厌了。你要问,是啊,这样没理解你,让你很生气。孩子那你期望老师做什么,老师没做到,所以你很生气呀?这句话神奇。
孩子,妈妈看到你很生气,你期望老师做什么,老师没做到,所以你很生气呀?
问孩子的期待,你希望老师尊重你,老师没尊重你,所以你很生气是吗?还是你希望老师认可你,老师没认可你,你很生气?
你希望老师能够看中你,老师没看中你,你很生气,你希望什么?
你这一问的时候,孩子的目光的焦点就不是在这儿了,他就不是在生气这个事,而是为什么?我想要什么,你一问就明白了,孩子想要什么,孩子希望老师能够理解到他,老师回头看到他说话的时候,能够多问他一句,然后对他能够公平以待。
这时候家长就问了,好,你期望老师能够理解到你,对你公平以待,那么如何能够做到,该怎么做?
你重新问,重新请他去回顾当天的情况,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不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所以老师回过头以后他批评了你,那你和老师谁了解事情的真相?
那孩子一想对啊,老师不知道,但我知道,好,那你问,那你们两个谁该为解释这件事情负责呢?
他说当然是我得讲给老师听,好,可是老师在气头上不肯听,那你可咋办呢?孩子说那我就多站一会儿吧,反正下课我讲给他听,他总听得明白吧。
你说,哇,孩子,你竟然还能够忍住火,下课再讲给他听。你这点真跟妈妈好像,你是不是这样子,或者你说你这点真的很厉害,妈妈都没想到。可以了,这个孩子他下课讲给老师听,老师说哦,原来这回事,那老师错怪你了,或者老师说这回事啊,行了,那你回去吧。
不管老师说哪点,孩子都知道,我讲给老师听,所以老师理解了当时的情况。你会发现孩子对这份误解负责,所以孩子期望老师对他公平以待,那么他就应该把这个事讲给老师听,老师在火气上老师不听,我就应该等一会儿再讲给老师听,怎么样?重不重要?
2、看懂孩子内心期待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懂这个,长大以后他跟别人之间发生误会和冲突的情境,孩子都知道我不是讨厌这个人要逃避,而是我期望他理解,我要过一会儿讲给他听,你会发现啥叫情商,所以父母要做什么?还是这个词,翻译机。
看到孩子上面说我不喜欢那个老师,下面说的是我看中这个老师怎么看我,我期望他能理解我,那么就问出来我该怎么做。
当老师批评错了的时候,别去指责孩子,也不要站在孩子那侧去指责老师,我们要看的是老师的冰山下面他的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再去看孩子生气的行为下面,他下面的期待是什么,如何能够满足,这点至关重要。
好,我们接着往后看。
如何得到教师特别关注
第三点怎么去跟老师交流,怎么去跟老师说作业,怎么去跟老师说学习,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前两点,共同的,要去跟老师说细节,要去跟老师问细节。
1、不要问空洞的问题
你别抽象地说最近孩子学习怎么样,老师说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样,对不对?
你孩子有问题我才会看到,你孩子表现的很平常,我便看不到他哪好哪不好。
说细节,问细节。
你说最近孩子在家阅读做得有点费劲,好像掌握那个中心句总是抓不准,老师您在学校看看,看看孩子他在阅读上是怎么回事,然后您能交给我,我们在家该咋练吗?
说了细节,问了细节,才能请求到具体的有效的支持。
老师就观察了,等到他下次做题,老师就会看,问题在这儿,来,老师教你。
然后回来老师再跟家长说他是那个问题,你在家怎么怎么做,估计就行了,就解决了。
所以要想得到老师关注,别去问空洞的问题,去问有细节的问题。
2、不同意见用私信
最后一点,最后一点很重要。
就是当你跟老师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在你们班的微信群里边发了一条信息,或者老师有什么事,你对老师觉得做得不太好,你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怎么办?
你能不能微信群里边直接一条消息发回去?绝不行。
如果有不同意见用私信,如果有同样的意见或者是很赞同的地方,用群。但是任何不同意见,都要用私信。为什么?
微信在传播信息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没有你的表情,没有动作,没有非言语信息,你这一句话问过来以后老师得琢磨,什么意思?
反对我,抵触我,挑衅我,你到底在干吗,对不对?
所以这时候老师怎么办?老师如果你指向他了,老师怎么回你?不回你不合适,如果回你说,说得太软,老师就想我今天对你软了,明天又有另一个家长过来诋毁我,怎么办?
所以,老师当然得把你这个压下去,有没有?
老师压你的时候没有去想,该咋办,想的就是必须解决掉问题,不要生出事端。
不同意见的时候用私信,而且最好是找到机会,老师有时间的时候打一个电话,再去交流不同意见,才能够去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我们才能够一起把孩子养育得更好。
第四部分课程总结和课后任务
好,那我们来总结一下。
怎么去跟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最重要的就是当老师批评到孩子的时候,你不但要听老师的语言,还要去听老师语言背后的期待。
当老师批评错了的时候,孩子好生气的时候,你不但要看到孩子行为说我好生气,我好讨厌这个老师。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去问孩子,你为什么生气,你期望老师做什么,老师没做到,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到底期望什么,你期望老师做什么,那么后面问如何能够得到,如何能够做到。
之后家长在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最重要的问细节,才能够得到老师真正的支持。
好,这是今天的内容,我们来看今天的课后任务。
请你来做一次翻译机,去读懂孩子语言背后的期待,读他和老师之间,你会发现没那么多机会,读他和你之间的,你们之间的冲突,你们之间的对话,看看他那个言行下面,他的期待是什么,你去把孩子看得更深一点,从他的言行中读到他的心理需求,然后找到满足这个心理需求的路径。
有一句话说陪孩子学习就像一场修行,在这个过程中等到我们陪着孩子,从小学走到初中,走到高中,实际上成长的不只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希望大家在这条修行的路上多思考,多成长,一起来做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