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加班几个月了,所以每天的生活简直已经程式化了。
为了调整自己,最近甚至迷上在吃晚饭的时候看NBA,看着球员们在球场上拼搏挥汗,莫名觉得充满动力,觉得自己也要活力满满。
有那些很有天赋的球员,可是有些人留名在篮球史,有些人成为浪费天赋让人觉得惋惜的人。也有天赋不那么好的球员,可是他们也在很努力。就会觉得天赋好又不努力的人不就是在给天赋不好却又很努力的人让道嘛。所以,不管有没有天赋,努力都是的,然后才能看有没有成功的机会。
我可能也是天赋不足的人,但是我还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不知道这样努力加班到底会不会换来加薪,可是我还是想尽力把份内的事情做到最好。
不知道每天看的书到底对我起到了什么作用,可是我还是想把时间花在看书而不是肥皂剧或是胡思乱想上。
不知道坚持日更会不会让我开始一直隐隐有着的写作梦,可是我还是想先试试吧。
也许这些都会在我的努力中实现呢。
附上一天作息流水账:
1. 早上六点五十起床(通常在闹钟声中顺便激励一下自己,也许今天会更好的,要赶快起床。或者也会无奈的想早起晚起都是要起,还是动作快点吧。再或者也会简单粗暴的喊一句“我的全勤奖要没啦”。总之,五分钟的赖床极限时间。)
2. 赶上七点半的地铁(通常等地铁的时候把几个关注的公众号浏览一下,然后在地铁上会一边听下音乐一边看下电子书,尝试过看稍微正式一点的讲课视频,结果效果并不好)
3. 八点半开始上班(安排当天的工作,并开始赶快投入要独立完成,不需要协作的部分。)
4. 十二点半下班
午饭+散步(散步是加班开始后养成的习惯,因为忙起来水都喝的少,一天坐的时间太久,所以慢慢饭后散步就代替了之前的小憩。)
5. 一点半上班(通常会花很多时间在和程序沟通交流,沟通真的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大家思维模式都不同,让别人理解自己或者彻底理解别人有时间太难了。)
6. 五点半下班(自动忽略下班时间,继续奋战)
7. 八点-十点(大概的下班时间)
8. 回到家吃晚饭(通常吃饭时会看点什么来放空下脑袋,或者说是清空下工作的事情,不然我容易梦到工作)
9. 十一点-十二点洗漱上床,再看一下书(之前不加班都是看纸质书,觉得手感好。加班的日子只有躺上床看电子书了。非常容易入睡,不过可能眼睛会越来越不好了吧。)
其实回想一下加班的这些日子,真的到底失去的是什么呢?晚上的时间变少了,所以看书的时间少了,这是我最不喜欢的部分。
但是好处就是,其实是把很多之前浪费的时间用在了加班上,比如不停刷微博的时间,看八卦新闻的时间,刷抖音的时间,看无聊电视剧的时间.......加班告别了这些,反而觉得充实了。因为长时间无聊无脑的东西占据大脑之后,会有莫名的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