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今天,我报名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共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


先说一下,我今天读了领读者说之后的感受吧。

“...回过头看,我大概是平均2年会重新通读一下这本书,倒也不是刻意为之,我猜更多的可能是在这几年的生活学习、参加培训和创业实践中,总会有一些新的认知和新的感悟...”。

——鹿老师的这段读书自述,很好地践行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真义。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我们还听说过一句话,叫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什么都想要,最终恐怕是什么都得不到!

说的好听,想得挺美,可现实中,往往是效率提高了,公平少见了,见的多的是两极分化。高效能不是高效率。我认为,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里面的一个重要观点。

效能在书中的定义是产出和产能的平衡,他的重点在于平衡,而不是快速,更不是平均。这是本书的一个核心点。

书中的另一个核心点,就是“习惯”。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我认为,习惯,更像是人的一种惯性。好的惯性,使人天天向上。坏的惯性,让人日益堕落!

决定习惯的是什么,是认知+自制力。认知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自制力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回过头来,做一下今日打卡的作业:你认为什么是原则? 原则和价值观有何区别联系?

我认为,原则是一个人的行事准则。原则,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方法及其后果。原则可以是一条条的规矩,简明扼要,极具操作性。

但是,价值观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一整套认知体系。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专属的、不断更新的认知体系,这就是价值观。

而原则是在价值观的基础下形成的,原则是价值观的反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