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猪女侠 图 网络
我其实没有去过名校,但是因为本科和研究生都在211学校读的,我周围有很多保研或者考研到名校读硕士或者博士的同学。通过我自己和那些名校研究生的求职经历的比较,我的这些感受更为深刻。
1
本科同学小D大学四年都很认真,但因为不是一开始就奔着保研去的,在竞赛和项目上有点落后,在保研综合排名中差一名没有获得保研资格。保研失败后,他紧锣密鼓的投入考研,因为准备时间太短,和目标院校的初试线差两分。但因为大学期间专业课成绩优异,即使找工作的时间比别人晚很多,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我们都以为他会在职场默默耕耘,升职加薪时,他在第二年的春天发了通过上海某名校研究生考试复试的朋友圈。今年他又称为秋招大军一员,这一次,他很从容的拿到了几个大名企的OFFER。
我曾经问过他,上名校有什么感受。他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权。本科毕业后找的那份工作其实薪水、福利都很好,但因为是本科生,没有什么延发能力,所以只能做一些基础的维修和测试工作,以后也没什么发展空间。读了研后,学历更好了,学校也更好了,在激烈求职竞聘中也更有底气和选择权。
学历会成为门槛,名校更是钥匙。“工作不应该只是谋生手段,还应该有乐趣、成为职业规划的一部分,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是做一份自己喜欢的、有前景的工作。”
2
我妹昨天就回学校了,她在湖北省一所211学校读书,也算不上名校吧。她回校后,短暂的休息后就去上自习了。他们寝室四个人就她国庆节回家了,其他三人就在学校看书考证。除了和男朋友约会和偶尔看看视频,就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了。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很浓,大家都有条不紊的做自己的事。刚开学那会,我妹很不适应,因为每天过得都跟以前本科阶段期末考试一样,特别辛苦。经过一个月的适应,她也挺喜欢现在的充实生活。同样硕士毕业,我的两位985毕业的同事,一个已经考完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另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也考完了。而我们学校毕业的几位同学,只有一个考了两门专业课。这当然只是个例,但也能说明些什么。学习氛围和自律性能够影响很多东西。
我们常听别人说,学历不代表能力。但事实是不管是考大学还是考研上名校的人,大部分都是聪慧、自律和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的人,他们周围的同学也都是这样。这样的人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再加上名校师资、教育设施的优势和其他资源的加成,这样的学生优秀的概率确实会大很多。
3
2016年寒假因为学长在群里发布某会计师事务所招聘实习生的公告,我根据邮件和公告投递了简历。实习结束后,项目组经理也问过想不想留下来工作,如果想留任,可以继续长期实习,他们组有一个名额。我当时因为不确定职业规划就拒绝了。第二年我也转发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生招聘公告,帮助招聘了五六个实习生,最终有一个实习生留任了。我们省属的学校能够接触的企业资源有限,通过这种内推的方式进入企业的机会比较少。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通过学长学姐的信息优势,通过实习生经历,表现良好留任名企的事例肯定更多。校友资源也更为丰富。名校是优秀者的聚集地,更是进入名企的平台。
我并不是唯名校论,更不是说我们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就无路可走了。但进入名校,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接触另外一种可能性。让我们有机会知道,一定有人付出不为人知的努力,过着我们想过的生活,实现着我们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种氛围下,我们也更有接近于这种人。上名校也不一定意味着什么,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名校也不全是精英,去了名校更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