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心陪伴你每天一本书的第266天。
今日共读:《故事课》
一、任何事物,它的价值都分成两面,第一个是实际价值,第二个叫认知价值。
实际价值,就是它到底是什么,这个很好理解,客观存在,谁也改变不了。而认知价值,指的是,在你心里,你到底把它当成什么。
通过改写认知价值来实现意图,这个方法今天仍然很常见。我们都知道,乔布斯是讲故事的高手,他曾经说过,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从此,“改变世界”这四个字,就和他的苹果品牌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一个完整的故事,按照主人公的经历,可以分成七步。分别是: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如果给你讲故事的时间有限,比如只有1分钟,怎么办?有个更简单的套路。第一个叫“努力人”模型,第二个叫“意外人”模型。
所谓“努力人”,就是朝着一个目标发力,克服各种阻碍,最后实现了目标。“意外人”模型,指的是在朝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过,最终它们都要达到一个效果,就是扭曲现实,重塑认知模型。
三、三种又好学又好用的故事套路
1.“反差”。也就是围绕你的目的,制造一种反差。假如你有一些非常颠覆、匪夷所思的观点想推销给别人,这个方法或许对你有用。
2.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的核心就是,把答案藏进问题里,不管对方怎么答,都在你的控制范围内。
真正的封闭式提问,指的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在提问过程中,要保持自始至终的引导意识。说白了,就是牵着听者的鼻子走。其实这种封闭式提问,有个咱们中国人特别熟悉的典故,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
3.亲身经历。也就是,把一件远在天边的事,往身边拉,一直拉,直到把它变成自己的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