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正文:
《孔子传》摘记,汇总整理,化为己用,凑成如下的文章,主题定为“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贯彻始终的大道就是“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家也都熟悉这一段话:
有一天,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一辈子照它去做?”孔子说“那就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思想基础便是“忠”、“恕”。但他思想的最高层是:恕,即宽恕、宽容。《孔子传》里说:“恕”是孔子思想里最具现代价值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国封建专制文化里边最稀缺的元素,是最具有价值,最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发扬光大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最高端最核心的一个字,是“恕”。
孔子讲的“恕”是多层次的,既包括政治上的恕,也包括个人修养上的恕。一个宽恕的政治,是好的政治;一个善于宽待他人的人,是个好人。
《孔子家语·卷二》中记载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天阴了,眼看就要下雨,但他没有伞盖。 这时,一个弟子说:“老师,子夏有,您可以向他去借。” 孔子教导这个弟子说:“你知道,卜商(子夏)有一缺点:比较吝啬。如果我向卜商去借伞盖,他勉强借给我,这不就是把他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他了吗?如果他不借给我,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吝啬了。所以,不要向他借伞盖,既不让他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声。”接着孔子又跟弟子们说:“跟人交往,一定要推崇别人的长处,掩饰他的短处,这样和别人的交往才能长久。” 在公德问题上,孔子非常严格;在个人私德上,孔子极其宽容。
《说苑·卷一·君道》里说:“大道容众,大德容下”
《围炉夜话》中说:“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总而言之,“恕”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所以,有句话说得好: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宽容别人的合法言论,才能实现言论自由;宽容别人的行为举止,才能打破奴隶枷锁,使人人翻身做主人。宽容是自由之本,是和谐之基。
胡适有本书叫做《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里面说:
“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
附: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知其不可为的事情,有没有成功的几率呢?可能孔子也没有想这个问题。因为他不知道成功与失败,所以他便栖栖遑遑地去试。可能他心里想的是:不去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不成功呢?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说孔子是丧家之狗,和《圣经》里面所讲的人类被赶出伊甸园,可以说都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隐喻,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困境。哲学要解决的不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吗?这三个问题,就是丧家之狗的问题。德国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人类永远都在寻找家园。
未来五年规划:专注国学,求学求真;读万卷书,韬光养晦;立德立言,写作演讲。
人生目标:进德修业的书斋生活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267日
日阅读:读《孔子传》,阅读2个小时左右。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附第二十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4月12日——4月18日。
具体:
1.学习:学习《考研英语》、考研专业课;专业课;英语考试等三大类。遵循时间表安排,按部就班,学好每一天。
5.看书:继续读《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邓晓芒)》《全球通史》等。
8.锻炼:晨跑。
知行格:培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