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中高考作文,白玉兰收获颇丰,《觉醒年代》yyds之类的评价屡上热搜。
忙里偷闲、夙兴夜寐地追剧,不带快进一分钟,很多时候还要暂停甚至回放,这是很多人看《觉醒年代》的真实写照,我也是其中一个,咱多少年没干过这事了呀!
群像作品不好创作,尤其还要人物形象鲜明,《觉醒年代》做到了。别的不说,光鲁迅创作《狂人日记》那个片段,三五几分钟,那种“横眉冷对”的犀利劲,以笔为刃、呕心沥血、字字珠玑的精髓真可以封神了。
不过这部剧毕竟是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主角的,而这两位于不了解详细历史的后人而言也是有差别的。李大钊为国为民奔走呼号,在革命未竟之际、惨遭杀害,相比陈独秀的后来实在是要光辉、高大太多。至于陈独秀,我仔细想了想,历史课本中提到的只有干巴巴的几句话,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一大”陈独秀因故没有参加,之后就是批判右倾主义,再后来就没有他的名字了。
感谢《觉醒年代》,抛开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的争辩,它真的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陈独秀以及甘愿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陈氏家族。要知道,从来先行者最难啊!
也许是印象中关于陈独秀的记录太少,所以看前几集的时候,我是不太喜欢陈仲甫的,尤其是代入到陈延年的视角中去。我总觉得陈仲甫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散发着狂狷之气,他的眼睛是长在头顶、朝天上看的。但越往下看,大型打脸——真香——
视频网站里有人专门剪辑了陈独秀的哭戏,就着这一点说吧,陈独秀在我心中“封神”的细节是:当时学生因参加街头集会,被扣押在监狱,经过多方奔走当局同意释放,蔡元培亲自去接,可学生们却表示宁愿把牢底坐穿,也要效仿谭嗣同来唤醒民众。剧里蔡元培是很温和的人,无论是待人还是接物,大家都愿意给蔡公面子,尤其是他的头号粉丝辜鸿铭,可这个时候的蔡公拿这一批年轻人没辙了呀。镜头转向陈仲甫,他那种笑中带泪、泪中含笑的表情真的是绝了!
笑的是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的学生在民族大义面前敢为人先,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哭的是,革命肯定需要牺牲,胜利必然经过流血,可眼前这批人是当下这个国家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一代,他们舍下了自己对于老师、学校的重要,忘记了自己对于家庭、父母的重要,抛却了自己对于国家、人民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他们不仅不自知,反而以此自豪,这所谓的执念其实就是在做无谓的牺牲,又哪里是谭嗣同的“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至于那段台词更是铿锵有力——
“我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没有权利去死,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需要你们去活着,需要你们去奋斗。”至于最后那一下“哐当——”狱门的动作,实在是酷毙了。
还有一幕是,当时陈独秀被众人安排在家里写稿(实则是他屡次触碰当局底线,已上抓捕名单),他实在憋不住了想出门看看。于是,他看到了:全国最高学府——以“科学民主、兼容并包”著称的北大已沦为人间炼狱,教学楼成了成了关押学生的场所,众多狱警背着枪支在巡逻查岗,隔着上锁的门窗几多亲人在给孩子们递吃食……鲁迅后来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有更直白的描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陈独秀个人是不怕蹲监狱的,他有一句名言:“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监狱与研究室是民主的摇篮。”
他也能说服十来个想把牢底坐穿的学生离开监狱,可面对当局政府施压,动辄抓捕学生入狱,以至监狱满员不得不借用北大等高等学府来管控时,陈独秀的眼、身、心都被刺痛了,他无助地蹲在红楼的一个小角落里,这不是他想看大的北大,也不是他想看到的中国。
《觉醒年代》之前,我是很不了解陈独秀的,尤其是他在五四前后那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觉醒年代》之后,我依旧没有认识完整的陈独秀,因为影视作品与历史真实还有一定的差距。史料记载,陈独秀的晚景无比凄凉,在被开除后,他似一颗璀璨的星突然就黯淡了,以至于让后来的人们轻而易举地就忘却了他曾经的功勋赫赫,只盯着他的错误不松口、不放过、不原谅。《觉醒年代》涉及的时间线里,那确是陈独秀的高光时刻,哪怕是细微之处和同人编辑聊《新青年》时吃花生,也满满的都是戏。
我一直在想,作为影视作品的《觉醒年代》会怎么书写最后一集?尤其最重要的一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该如何为他的故事收束呢?看到最后一幕,得为主创团队点赞啊!
邓中夏送来了远赴法国留学的延年、乔年二人的消息,陈独秀得知陈乔年还翻译了《国际歌》,邓中夏说现在父子仨终于是同一个战壕的队友了。这一幕陈独秀热泪盈眶,而且终究没能控住落了下来,然后自己拿着《国际歌》的稿子一个人孤独地向森林深处走去,只给荧幕前的观众留下一个潇洒且落寞的背影……(真实情况是,父子三人没能和解,这里给予了美化)
革命的形势还在轰轰烈烈地继续着,它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知识分子的狂欢,他们最先醒来,试图去唤醒、拯救那些沉睡中的国人。这种由精英分子普及到平民大众是最温和的方式,它需要经年的时光,需要等到一两代人普及教育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可当时的中国等不及了呀!《巴黎和约》那个片段,陆征祥、顾维钧处处掣肘、举步维艰,“弱国无外交”的悲哀还要继续多少年呢?
再者,知识分子这个身份注定了“陈独秀们”的大多数,他们理想化色彩太过浓厚,有时又容易陷入照本宣科、脱离自身实际的误区。“陈独秀们”有狂狷的资本,有铮铮的傲骨,完全可以承担文化的创新者、思想的引领者,但要做革命的颠覆者,他们真的有足够的能力来领导全中国人民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么?似乎还差了点什么,不过这个试错的过程于后来而言弥足珍贵!
据说,后来中共不止一次派人向他发出邀约,请他去延安,这都是对陈独秀已有贡献的承认及肯定,但他都婉拒了。陈独秀说:“熟人都已经离去或逝去,现在对这个组织已经不熟悉了。”的确,作为先行者,不被人理解的陈独秀背负了太多的争议,也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儿女罹难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曾经因《新青年》聚在一起的挚友后来也陆续分崩离析;最懂他的李大钊也被送上了绞刑架……这位早期革命的缔造者早已没有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时的激情澎湃,岁月给他了他太多的磋磨,万幸的是,他用尽心血缔造的政党依旧在曲折中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着,并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主流。有新的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把接力棒握的很好,对于这一点,陈独秀是放心的。
作为后人的我们知道历史进程,中国自有它的特殊之性。过去,因为狭隘,我们对陈独秀那一批人真的太严苛了!感谢《觉醒年代》让陈独秀等人走进了我们的认知,陈氏父子,满门忠烈。虽说历史功过是留与后人评说的,但于国有功、为民造福的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好啦,要去读《陈独秀全传》了,不了解真相就没有发言权啊……
仲甫先生,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