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线,是检验干部的主考场,是实现理想的大舞台,时刻面临着各种困难挑战、风云变幻,要想铸成无坚不摧的“金刚钻”,练就实干担当的“铁肩膀”,成为无所不晓的“百事通”,唯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精于总结,方能在风雨磨砺中迎变局、开新局。
基层干部要勤于学习。勤于学习,任何时候都是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的关键。作为基层干部,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换句话说就是在发展这个战场的最前线,开展的是政策宣传、项目服务、矛盾调解;面对的是家长里短、邻里纠纷、推诿扯皮等问题;适应的是宣传员、应急员、调解员的角色转换。面对层出不穷的隐患和急难险重的问题,只有勤于学习,把握一切学习机会,在学习中找准破难之策,养成有解思维,才能真正克服能力恐慌和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
基层干部要善于思考。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基层干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关键一环。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群众的误解,造成工作的停滞。因此工作中必须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好习惯,无论何时何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既找准靶心又精准发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持续提升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基层干部要勇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讲:“道虽迩,行则将至;事虽小,不干不成。”任何事情,不去实践,都是空谈。基层作为开拓创新的最前沿,有无数问题需要求解,基层干部作为实践者,如果只会纸上谈兵,结果可能就像赵括一样满盘皆输。只有做行动上的巨人,凡事多动嘴、多动手、多动脚,用亲身实践去寻找最优解,用实际行动让问题最小化,用身体力行去处理“老大难”,这样才能在基层这广袤的土地上书写下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