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藏族有个好习俗:“给每条险路,每座险桥挂上风马旗,并发愿经过此处的六道苍生无所畏惧、无损伤。”
而今,年轻的我们很少去把精力花在这样的仪式上,有些甚至觉得这样的习俗很笨拙、很迷信。年长者为此而感到担忧、表示哀叹。其实这样的哀叹是多余的,反而祖辈留下的反此种种习俗所体现的价值观在年轻一代身上得到完整的延续并有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升华。
记不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我给予你帮助,我知道这值得表扬、值得你回报,但我不要求你的感激与回报,我只希望你能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给身边需要的人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想这就是释迦摩尼所言的真知真善,我们至高无上的释迦牟尼曾有一句:
“诸比丘与善知识
犹如冶炼黄金般
鉴别取舍吾之言
切勿敬仰而盲从”的教诲。
正是无常的存在,我们更要应变,时代赋予文明活力,而文明的产生恰恰与时代的脉络息息相关。习俗作为文明的行为显现,做到与时俱进很重要,但它的核心必须延续原汁原味,这至关重要。
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从沉重的羊皮袄到西装革履,从粗犷的麻绳辫到文雅的中分头,从马背上的远方到机械里的那处,从羊群中的牧歌到舞厅里DJ,表像的一切变化的翻天覆地,但关于对“真善美”的虔诚,随着时代的光明只有增而未减退。
这种真善,也不用纵观全局才有发现,在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中我们就能深有体会。到底是那些琐事,我们各自有答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