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吃一顿羊肉蒿籽面是特别简单的事,不管是自己家里做还是外面饭馆吃。
那个时候在红泉,只有学校迎接检查的时候,我们才能蹭一顿。
所以对教育局的领导们来学校检查这件事,我们就像过年小孩子放鞭炮,既期待着,又害怕着。
因为领导们来检查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善生活,但要是检查出问题来,还得受批评。
那个时候,领导们是不怎么去我们学校的,太远了,条件又艰苦。
每次领导要来,会提前打电话通知。
我们就做好准备迎接检查。
和所有迎接检查一样,要打扫卫生,要准备好教学上的一切东西,作业教案等等,还要安顿学生有礼貌,有时候来听课就安排老师讲课,当然还有其他各种事情的检查。
这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领导那么远的路上来,要吃饭吧。
周围没有饭店,只能在学校的灶上吃。
你总不能给领导们吃我们平时吃的吧,所以,每次领导来,学校就要从村子里买羊羔,做羊肉蒿籽面。
虽然羊肉很贵,但蒿籽面才是特色,是重点。
蒿籽面是我们宁夏中卫的民间特色风味小吃,据说已经流传了360多年。
蒿籽面清爽可口,余味悠长,据说具有健胃、清热的功效,制作工艺独特,用料考究,还蕴含“寄托情思”“祈福安康”等意义。
按照传统,大年初七,家家都吃蒿籽面,名曰“拉魂面”;新婚夫妇结婚第二天,要吃蒿籽面,名曰“喜庆面”;给小孩过满月和百日,吃蒿籽面,名曰“吉利面”;老人过生日也要吃蒿籽面,作为“长寿面”。
“蒿籽面”的历史悠久。
宋代曾巩在其《隆平集·西夏传》中这样记载:“其民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拒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
由此可见,蒿籽大约在宋代和西夏时代就已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起初,也许只是为了度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了蒿籽的诸多优点,便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风味沿袭了下来。
做羊肉蒿籽面,我们几个女老师,只是帮助做饭师傅揉面擀面的。
接到通知,领导要来检查并且吃饭,做饭师傅就早早和面,和面时面粉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点发酵面粉时使用的碱精粉,将面和好后就反复醒饧(醒)揉多次,至既软和又有韧劲为止。
我们常常是面和好后出场的。
面揉的差不多了,师傅去办公室叫没课的老师。
我们就去灶房,先把面分成几个小面剂子。一个一个揉,然后饧(醒),师傅说可以擀了,我们就开始擀面。
我们把擀蒿籽面叫擀长面。
擀长面也不是很容易,因为面特别有韧劲,不容易擀开,先要揉好,压成饼状,然后从面饼边缘开始擀,一边转面饼一边擀,擀到有三十到四十厘米大小,就开始卷到擀面杖上向两边抻。
面如果和的软硬合适,就比较容易,要是软了点就得撒面粉,不然卷起来就粘在一起了。硬了就特别费事,得用很大劲才能擀开,动作要是稍微慢点,还没等擀开呢,面边上就开始干了裂口子。
完整的擀一张,一般我们一个人是坚持不下来的。所以就分工,有的擀小面张,到能卷到擀面杖上的时候就换人擀。
一般一张面擀开直径一米左右,稍加凉硬后,用擀面杖卷起,按折扇式叠成上窄下宽的形状,用薄而锋利的菜刀切成细如粉丝的面条,愈细愈好。
切面是最能体现水平的,就是我们说的刀功要特别好。
面是按折扇式叠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切的时候一定要刀刀平行,因为要求面要细,掌握不好就粗细不一致,或者稍微斜一下面就会切断,这事只有做饭师傅能干好。
个别女老师想尝试一下,也得等到一张面要切结束的时候,师傅才会把刀给了切几下,当然效果很差。
在我们擀面的时候,做饭师傅就开始做羊肉臊子。
蒿籽面配料的臊子,一般包括羊肉、豆角、豆腐、西红柿、香芹、香菇、辣椒、韭菜等。
山里没有这么丰富的食材,就用土豆或者青萝卜配,放干辣面子和醋,如果有蒜苗就放蒜苗。
因为人多,就先做好酸汤,炒好肉臊子。
待煮面时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捞在凉开水盆里稍过一下,涮去长面上的黏气,再用筷子挑到碗里。
然后就舀上肉臊子,浇上酸汤,上桌。
一般领导们吃的时候,我们都是服务员,端面,舀臊子。等领导们吃完了,有剩下的,我们就一人一碗。
一般会多做点,但也有失算的时候,提前通知的时候,检查队伍人数说的少,结果来的多,我们汤都喝不上。
我们就悄悄抱怨领导们吃的太多,没给我们留点。
等到学生放学,我们就和学生一起吃我们自己平时吃的饭,就着飘荡在校园里羊肉蒿籽面的香味。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问学校一个老师的三岁不到的儿子:
你长大了干什么 ?
当领导。
为啥?
能吃上羊肉蒿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