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妙解

第五十四章  德泽天下  造福万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真正体道悟道的人,自然与 合为一体,不管经历什么境界考验,始终不会脱离 道 ,别人也拔不掉。有道之人,所做所为都是从清净本心 ( 道之心 )流露出,如同 一般 —— 无我无私、行善积德,善利万物而不争。因其所积阴德能让代代子孙受益,所以后代子孙对其祭祀感恩永不终止。 ( 秦国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造福万代。两千多年后,百姓仍建二王庙祭拜之。  )

修道、行道之人,如把  道  的精神特征实践出来,净化自己、改变自己,表示其人所修的道、所行的德是真实的。如其德行能让家人受益,表示其德是渐增。如其德行能让乡里百姓受益,表示其德泽渐长远。如其德行能让全国百姓受益,表示其德丰沛。如其德行能让天下人受益,表示其浩瀚之德能普及天下苍生。 (  《大学》:明明德于天下。  )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能用清净的心来了解自己,就能同样了解别人。能清楚了解自己的家庭所需,也就能了解别人的家庭所需。能了解自己的乡里,就能了解其他乡里 。能清楚观察自己的国家所需,也能将心比心了解各国所需。从我们所处的天下深入观察,就能明白更广大的天下。我为何能了悟无穷无尽的宇宙真理与生命实相呢?就是用此原理。

第五十五章  找回赤子心  纯真无邪、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i,猛兽不据。攫jue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pin牝牡之合而zui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sha嗄,和之至′′也。
知和日常,知常日明。益生日祥。心使气日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丰厚德行的人,其心会回归到像儿童一样的纯真可爱、天真无邪。(  回到赤子之心  )

婴儿、儿童时期的天性最全,处在纯真无邪、没有二元对立、没有瞋心的状态。在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心目中,没有毒蛇、猛兽的观念,不但不会怕,对它们同样好奇友善,认为都是可以一起玩儿的好朋友。所以毒虫不会刺他们、猛兽不会咬他们、猛兽不会攻击他们。

婴儿的筋骨还很柔弱,但他们握拳头却很有力,婴儿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他们的生殖器常很饱满,这是因为他们的精气饱满。婴儿就算常常嚎啕大哭,也不会沙哑,因为他们处在太极阴阳非常调和的状态。

从个体到万物、大自然,都是阴阳调和、万物和谐共存共荣。若了悟、“和谐”的深义,就知道了宇宙恒常的运转法则。悟透宇宙恒常运转法则的人,就是明道之人。

知道“和”的真理,并用来养生保健,必得吉祥。( 不知和之理,就会偏颇。) 刻意用心念去引导气,这是一种勉强、逞强。

若没顾及整体和谐而只强化单一的物种的壮大,将会形成物极必反,走向衰败,因为这是违背天地和谐之道。违背天地和谐之道,让生态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灾难不断。

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se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真正明道的人,不会喜欢与人争辩 是什么?喜欢争辩 是什么的人,表示还不知 是什么。

真正明道、与 合一之人。回归到先天的纯真心灵。凡有言说、行为,皆从清净心灵流露出;与一般人用自我、用感官在运作不同。( 感官是物质体,心灵是非物质。)

所以停止用自我意识去思维,关闭过去只用眼看、用耳听的门户。( 用心灵看、用心灵听 ) 。挫掉喜好出风头的锐气、凡是化繁为简。

喜好回归单纯自然,不会想要自我凸出,所以含光内敛,同流而不合污。呈现出玄妙的 “和光同尘”  ,做一位平凡、平实、平淡的真人。

明道 ( 与天地合一) 之人,其人就如太阳、山河大地一般。我们能让太阳和我们更亲密吗?能让太阳疏离我们吗?我们能对太阳有更多的利益吗?我们能伤害到太阳吗?能让太阳变得更高贵吗?能让太阳变得很卑贱吗?——答案大家都知道。

明道、有道之人,因不缺什么,所以不会被世俗的名利、权势、褒贬所动摇。这是地球上多么珍贵的心灵品质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十章 万物源自 “空 、 无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 是透过正反两...
    Xh伍月阅读 4,394评论 5 55
  •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
    Xh伍月阅读 4,079评论 5 56
  • 第三十八章 道→德→仁→义→礼→智→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
    Xh伍月阅读 3,607评论 4 37
  • 第五十一章 天地父母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
    Xh伍月阅读 3,315评论 2 39
  • 第四十八章 为道达空起妙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
    Xh伍月阅读 3,462评论 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