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妙解

第四十八章  为道达空起妙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世人努力求学、学习、修行,会让一个人觉得日有所长、收获日增,有更多的成就感。也容易让人增长傲慢、自负,强化自我意识。

真正的学道、修行的过程却是 “ 日渐减损 ” 。把我们错误的认知、观念、心态、行为,加以反观照见。一一去除掉、净化掉。 ( 就是那些错误的知见、观念、心态,障碍自己不识 道 ,找不到 道  。)

如实面对自己的痛苦与不安,再深入反观、净化,找出最深层错误的观念、知见,一一加以净化掉。有一天会觉醒过来!体悟到 “ 无为 ”的世界——原来不是透过有所为的努力修行修出来,而是不需要作为 自现,因为 本来就是遍一切处存在。明道之人,体悟到 “ 无为 ”的深意,体悟到一切生命的神圣,自我 ( 小我 )意识彻底消溶,当下与 合一,安心自在。从此一个崭新的生命、神圣的生命诞生出来,自然无我无私的奉献、服务与回馈。

要摄化天下百姓,必须体悟到  “ 本具足一切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的道理,才能正确引导百姓返璞归真,安心自在,由不知 “ 本具足一切 ”  ,就会用自我的观念知见去引领百姓,形成越帮越忙,越做越乱,无法安天下民心。

第四十九章  慈悲大爱善待一切众生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xi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有道的圣人,不会一成不变、固执的墨守成规,会看各种因缘情况而调整。把百姓放在他的心中,体恤民情、民需。

善良的人,我们善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们也善待之。此乃真正善的德行。

讲信用的人,我们的信任之;不讲信用的人,我们也信任之。此乃真正信的德行。

( 不善、不讲信用之人,各有其因缘,我们了解、包容,让他们有机会可以改过向善。 )

有道的圣人,是憨厚老实、有广大包容心的人,以慈悲大爱之心善待天下百姓。所以自然得到百姓的景仰与爱戴。有道的圣人,也如同天地父母一样,把天下百姓皆视同家人、子女般的爱护。

第五十章  仁者无敌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从出生到死亡,过完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可概分三种。三分之一的人,活得很幸福快乐,有活出生命的意义。有三分之一的人,人生过得很迷茫,生命如同行尸走肉,身体虽能移动,七心却已死亡。也有三分之一的人,整天一直的忙碌劳动,总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一直操劳到死亡。为何如此?因对生命实相不了解,一直贪生怕死,千方百计要执取生命。

明道之人,参透生死大事,爱惜自己的生命但不抓取。爱护自己的生命,也将心比心的爱护所有生命,心中没有坏人,没有敌人。所以由衷爱护一切生命,散发慈悲大爱磁场的人,走在路上不会遇到凶猛的老虎,走进入军旅,也不会被伤害。就算遇到猛兽,猛兽也不会攻击他。  ( 动物能感受人类所散发出的是什么样的磁场。 凶猛野兽如感受到此人无敌意,且是友善的,它们不会攻击人。植物、流水也有感受能力。 )

为什么能做到不被兵器猛兽所伤害?因为心中没有二元对立的观念、心中没有敌人、没有丝毫伤害之心,只有慈悲大爱之心,所以自然处在没有死亡威胁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十五章 道为天地母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Xh伍月阅读 834评论 5 65
  • 第三章 长治久安之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
    Xh伍月阅读 782评论 7 46
  • 第六章 道为天地根 谷神不死,是渭玄牝pi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Xh伍月阅读 729评论 5 48
  • 第二十二章 超越逻辑的高等智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
    Xh伍月阅读 851评论 5 62
  •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
    Xh伍月阅读 741评论 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