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亏欠感开关”是难以拒绝的影响力武器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亏欠感”的开关,一旦被按下,你就很难拒绝对方的请求。

脑海中的开关

是什么导致你无法拒绝?

有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堆人围在一起,突然有个人递给我一个东西,以为是传单好奇就接过看下,没想到是一个蓝牙耳机。然后就听见一个女生说:“先生你好,送您一个蓝牙耳机,我们xx银行现在在做活动。”我刚想递回去,说不用了谢谢,女生很熟练的就跑到我侧边:“只需花费您5分钟时间,帮我们填写个资料就好了,我们也是要完成工作任务,请您帮帮忙。”然后我懵懵懂懂的就注册了xx银行的信用卡。在此之前,找我办理信用卡少说也遇见过10多个了都被拒绝了,这次却“被办了”,难道就是因为这个礼物吗?《影响力》这本书告诉我们答案是:互惠原理。

《影响力》

互惠原理有多强大?

“亏欠感开关”所连通的就是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①: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不要有所亏欠。

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利基认为:“正式因为有了互惠体系,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在“有债必还的信誉网”里分享食物和技巧,人类才成为人类“。每个人都讨厌只懂得索取,不愿意付出的人,我们也都避免被别人看成揩油鬼、忘恩负义的人。你生日的时候某个好友送给你一份礼物,你会很自然的想当他生日的时候也要送回给他什么。礼尚往来、互惠互利,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的基础属性,可当这一点被利用时,会变成强大的影响力武器。

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②:适用于强加的恩惠,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

超市为什么总是会有免费试吃的零食?为什么会有免费试用不满意退款的促销方式?倘若我当时没有接过那个蓝牙耳机,我大可以自然的一走了之。可当蓝牙耳机拿在手上时,我就发现好像不好意思就这么走了。这便是利用互惠原理,按下我亏欠感的开关。

互惠原理③:可触发不对等的交换。

国家为什么对行政人员收礼/接受帮忙的事情,要管控的这么严格,因为倘若收下了这份礼物,欠下了一个人情,当他人有求于你的时候,在心底里是很难拒绝的,并且一份礼物/一份人情,和你职责之内的一个帮助是很难去等价衡量的。

读者的故事:一年前我正要赶去办事,结果车发动不了了,正束手无策的时候,附近住的一个小伙走过来帮忙,最终帮我发动起来,我非常感谢他。过了一个月,他来敲我的门,说他的车送去修理厂了,请求借用一下我的车2小时。本来我的车都是不外借的,但是感觉欠了他人情,便还是借给他了,最后结果是我的车也进了修理厂。

为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帮助,却会答应把自己的车给借出去呢?这看似是不对等的互惠,原因:亏欠感让人觉得不舒服。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亏欠别人是不愉快的,因此为了卸下心理的债务包袱,我们说不定就乐意答应报以比先前所受更大的恩惠了。这也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我们会有避免找人帮忙的心理,因为心理负担和担心对方可能提一些不对等的请求。

不平等交换

互惠原理的升级版-互惠式让步

作者有次走在路上,遇见一个男孩子自我介绍说,他们组织的童子军准备了马戏团表演,他正在卖门票,请问是否愿意购买5美元的门票。作者可不想把周末的时光看童子军马戏团表演,于是就谢绝了。男孩接着说:“好吧,要是不想买门票,能买几根巧克力棒可以吗?一根才一块钱。”作者就买了2根,买完之后作者就发现不对之处,因为他喜欢钱,对巧克力棒不感兴趣。可现在他拿着2根巧克力棒,而男孩那拿着他的钱走了。

互惠原理就是,面对接受的善意,我们感到有义务要偿还。而另一种后果,倘若有人对我们让步了,我们便觉得也有义务退让一步。最常见的互惠式让步就发生在以前的衣服批发市场,看好一件衣服老板报价100元,直接回复60给我就拿走了,老板说那不行最少90元,哎80元80元,各让一步啦。

互惠式让步

互惠式让步可以当成一种有效的顺从技巧,作者称之为:拒绝-后撤技巧。假如你想让我答应你某个请求,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而对这个要求我很大概率是拒绝的。然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的真正目标,只要你的真正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第二个要求看成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步,于是顺从了你的第二个要求。

作者在大学里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校园内随机选取一些大学生,问他们是否愿意花一天时间陪一群少年犯游览动物园。但这个陪同没有报酬,不出所料83%的大学生都拒绝了。于是,作者对提问的手法稍加调整,也是随机选择另一些大学生,先问他们是否愿意每周花2小时为少年犯当辅导员,为期至少两年时间;等他们拒绝了这项要求之后,再提出能否只花一天陪同去动物园的小要求。把动物园的请求打扮成让步的请求之后,答应陪同的大学生是之前的三倍。

互惠式让步能起作用的原因,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互惠原理之外,还利用了对比原理。朋友打电话来借钱,先说借1万元,我说这个不太方便,然后他说那就5000你看可以吗?我的下一句发现就不好接了。这就是先提大要求让你拒绝,后提小要求(适度的要求)通过让步按下你的亏欠感开关。

互惠原理和对比原理两者结合的强大威力,就连那些精明过人的政客们也难以逃脱。美国自建国以来最大的政治丑闻之一——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水门事件,派5个毛贼偷偷潜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去安装窃听器。这个计划在外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因为当时尼克松连任已经是胜率很高的了,而且实施这个计划风险非常高,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守口如瓶,再者去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得到的信息毫无意义。像美国政客们这么精明、圆滑的人怎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呢?真正原因是他们批准这个计划之前,已经拒绝了提议者前面2个更加愚蠢且昂贵的计划。这个看似愚蠢的计划,却比之前两个已经好太多了,于是得到了批准。

水门事件

如何拒绝-复原你的“亏欠感开关”

不得不夸奖西奥迪尼是个良心作者,在第二章的最后一部分,告诉了我们如何应对那些被刻意操纵的互惠原理。互惠式原理是在文化属性下的心理产物,本身是有益于人类生存的法则,人类正是因为学会了互相帮助,依靠大规模的合作,才能成为一方霸主。可难免会部分人用其原理去行骗或达成某种目的,我们不妨回想下生活中有没有哪些选择,是你事后回想起来比较懊恼后悔的,或者你认为自己当时被骗了却不察觉的,或许就是被互惠心理所影响。

学会辨识和拒绝其实并不难,记住互惠式原理的基本:是以善意回报善意。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我们就置之不理。

当我们接受了别人一开始的帮助或礼物,本来认为对方是出于自然的好意,却发现对方接着提出一些让自己感觉有些纠结的请求。如帮了你个忙然后就问你借钱;送了你一份礼物就想请你在职责范围内帮他操作一下;免费体验的健身课,练完之后就一直拉着你推销课程。

我们可以在心理重新下一个定义:把你所得到的一起都当成是一个销售手法,并不是一份礼物。互惠原理也说了,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就应该怎么对待他。对待善意回报善意,可对销售策略却没这个必要。若他人的礼物和帮助只是想你这里赚钱的工具,那我们也可以照单全收,礼物的谢谢。对于对方的互惠式让步也是一样可以重新定义:这只是一套顺从手法。不要让礼物、帮助或让步,刻意按下“我们亏欠感的开关”。

作者的目的只是帮我们完成心理上的转换,摆脱他人有意触发的“亏欠感开关”,至于之后我们是否答应请求都由“无亏欠感心理”的我来决定就行。

最后想到了著名作家茨威格一句警醒的名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