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两年来,我自己有一种感觉:好似一个初学游泳者,始终只能在离岸最近的那块地徘徊,怎么也不敢踏进深水区里。
写作的东西没深度,没有读者,写文学类的,诸如小说,语言干扁,情节单一;说理性一类的,又缺乏独特见解,容易人云亦云;情感一类的又苦于思路匮乏……好像那一条路都走不通。
于是我讨厌自己,也便放纵自己,有一搭没一搭地写写,对于跟着学习的有衡老师,我都不好意思请教,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究竟是不是写作的料。很长时间我都没有提笔写,不仅公众号停了快两年,连简书也彻底停止了。
结果有衡老师提醒我:需要对我额外训练一下,提升对于内容逻辑的理解和把握。她告诉我,我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如果能在这一方面有个提升,估计以后写作方面我就能毕业。
将信将疑,老师亲自和我语音,给我梳理我的思维短路问题。果不其然,经过老师的一点拨,有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的写作出现的瓶颈是面对一个话题不知道从何着手,就像当初读高中时拿到一个数学综合题,左思右想却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其实回到写作本身就是内容逻辑存在缺陷,就像急着要做饭,手头没有任何可以下锅的东西。
那么内容逻辑思维有什么用呢?有三个用途:其一是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二是分析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三是讲述专业性知识或者创造一个复杂的东西。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写作中尤其是微信文经常面临的三大类写作范围。
那么逻辑思维有哪些构成要素呢?
第一步是分类,即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就像庖丁解牛一样,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读者眼前一亮或者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二步是探究因果,针对上述分类进行深度挖掘和详尽论述。对于自己熟悉的有经验的那一部分我们直接从我们头脑中取出来用上;而对于那些我们不太明确的一部分,借助网络去搜索引擎,向读者论述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步是统筹解决,即对于这些分类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让读者一下子就能够操作运用。
在所有的这几方面里最难把握的是分类,就像拿到一个高中数学题,我们怎么去找到突破口。如果是解决复杂问题一类,考虑的分类原则是这个复杂问题要解决,有哪些阻碍。把这些阻碍一一列举就是分类。
如果是分析复杂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视角是可以进行哪几个方面或者角度的分析,那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从你的文章中得到他想要了解的东西。
而对于那种专业价值传输类的文章,就从你的专业角度去一一解释,让读者得到知识,充实他自己。
好,如果能把这个分类原则搞清楚,就相当于做饭准备好了米和菜,至于能做出什么样的食物,给它穿上结构和语言的外衣,一篇有水平的文章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