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通译】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好山;智慧的人活动,仁德的人寂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学究】
这是一段特别有名的文字。孔子对于学术总有不同区分和探究,精细到如此,很好地帮大家理解什么是智者?什么是仁者。
智慧和仁德是一个健全人格的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一个有作为的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双翼。与山水对应,于动静解析,与快乐长寿比较,瞬间把人性本源和自然相融合,让我们豁然开朗。曾有两个所谓的现代国学大咖在电视上互掐彼此对这段文字的理解,真是令人捧腹大笑。
【原文】(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通译】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学究】
齐国是经济改革最早的诸侯国,齐桓公在管仲支持下,达到国富民强,可仁德建国思想且不如鲁国了。而鲁国尽管经济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但仁德治国理念还是最接近周公之礼。
这里这样一描述,可见孔子也是借此宣传自己传播仁德治国的精神,也就是再孔子倡导下,鲁国更懂礼制,也以此来说明自己是是最懂周礼之人。一个人只有足够自信,才会坚持自己的信仰。
【原文】(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通译】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来,这还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学究】
觚是古时候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也就是说明天圆地方的意思,告诉大家在喝酒时候也要懂得天地之礼,一次能装二升。后来有人把觚改了,改成什么样子没说,反正孔子看到这种现象很生气。
孔子是周礼坚定传播者,一切以周公之礼规范社会准则,可是人在发展中为了适应当下现实,或者对不熟悉礼制做了修改。孔子对此有些拘泥,改变有好与不好,适合就是好的,不适合就是不好,总是用“两个凡是”,那是顽固不化表现。在孔子批判这种改变时,也需要好好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否则就会落入孤家寡人境地。
【原文】(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通译】
宰我问孔子说“仁德的人告诉你有一个仁德的人掉进井里了,那么仁德之人是不是跟着也跳入井里呀?”孔子说:“这要分什么情况呀!君子可以去救人,不可以自己陷进去;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迷惑。”
【学究】
上段文字孔子纠结器具改变而生气的样子,宰我就不理解了,于是就问孔子,既然仁德的人掉入井中,是不是所有有仁德的人都要一起跳进井里跟随呀?
这里宰我去向另一个极端,叫做僵化跟随,人要有区别能力,为仁德而为可跟随,因失足而为需帮助。孔子这里就提到君子可救不可随,可骗不可迷的思想。
现在很多时候人与人相处就会出现这样的想象,不想与之认为,就歪理一堆,无非说明不认同而已。再回到上面说到“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要传播精准的周礼可见难度相当大,连弟子们也很难统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