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样一件事,发现自己内在有这么多的担心和恐惧,有些害怕是杞人忧天,一晚上不停的摸摸他的头,心里期盼他快快退烧,又担心自己作为母亲失职。孩子发烧第四天,这跟以往不一样,于是你会想很多。事情一旦不是按你预想的轨迹进行,你会内在便会有失控感,那起伏的负面情绪可以把你淹没。还好,我在这淹没中寻找透气的机会。
此刻在医院里,等待着化验结果,二十分钟后,医生说是病毒性感冒,熟悉的,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我想,我们人类有这么多不必要的恐惧与害怕,究竟来自生物本能?还是儿时不当的养育方式?
痛苦是唯一的动机。
那大量的恐惧,逼着我们前进,不敢选择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方式,又一次想到《平常禅》里作者对自己内在情绪的丝丝剖析。当下一刻害怕就是害怕,如此真实,你甚至被它牵跑,而感到无奈。情绪化为真实的影响你状态的实实在在的物质。
训练自己基于现实的思维方式,以及看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我能否和它在一起?那一刻,也就是这几天,我发现自己不能和它在一起,会恐慌。因为太爱自己的儿子了,他是我的一切,胜过所有,希望他一路健康下去,而不是被咳嗽折磨。
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本能和无私的,任何威胁此方式的感受都足以让人窒息,但还好,我总在那里寻找光亮,突破,穿越。祈祷儿子快些好起来,不再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