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几点了,怎么还没写完?”
“我都给你讲三遍了,怎么还会”
“哭也没用,这个是明天要交学校的”
估计好多伙伴对此场景都熟悉,这就是在中国写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说家庭作业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噩梦,但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从小到大家庭作业无时不刻的陪伴着身边,每天都有作业,周末也会有作业。放假了还有寒暑假的作业。之所以会成为家庭矛盾的来源,除了时间有限(每天放学到睡觉就那么多时间)、孩子磨蹭(尤其是小孩子,贪玩、溜号、小动作都是常事)、家长精力有限之外,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一、认知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家长和孩子是有认知偏差的。家长会认为很简单,应该一学就会,在孩子角度会认为这个本来就很难嘛。
二、能力问题,家长忽视了孩子所拥有的能力。能力的修炼是从无知无能开始的,然后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得有知无能,孩子通常说的很明白,但在实际上还是做不到,纸上谈兵阶段。接下来就需要不断的练习,慢慢的进入有知有能的阶段,这个时候要注意引导孩子不要骄傲。当练习熟练了,能力也就练成了。
三、对孩子情感的忽视,开始写作业的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说简单点就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他更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所以很多时候都会有些小挣扎,往往换来的是被镇压。在这点上我老婆做的就蛮好的,她会留意孩子的变化,让孩子主动表达。这样家长和孩子才会有机会沟通。
其实说了这么多,作业还是要写的,还的写好。虽然真实的情况可以改观,不会解决。那么在发火动怒的时候多想想毕竟是亲生的,或许心里就会好很多。
还可以在要求孩子达到标准之前,家长可以自己先试试,最起码对难度有所了解,给予孩子一些跨越障碍的时间。为孩子扶上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