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回国休假,很多年没在家过年,本来的计划是一月中旬过完年再走。结果大年初一直接封城,回去的计划一拖再拖,顶着时差工作黑白颠倒的生活也已经过了一年多。
最忙碌的时候早晨七点多就开始有学生发消息,打电话,询问各种专业,签证,申请的事项,有时候可能只是简单的咨询。上午十点十一点消息达到小顶峰。下午三四点国外同事上班,同时也开始有人在国外的学生开始发消息,在回消息这件事上,公司的要求是只要在线,只要人没在给学生上课,消息都需要第一时间回复。
三四点到晚饭时间的几个小时过的最快,转眼就天黑,幸运的话可以稍微出去溜达半小时休息下眼睛,更多的时候则是拿着手机边吃饭边回消息,吃好了就开始开会,讨论申请方案。
散会完往往已经九点十点了。再做些文书类的工作,一边继续回复消息。
十一点下班算正常,十二点下班算好的。有一次印象十分深刻,凌晨四点有个学生问我学校的信息,只是咨询,还没有成为我们的客户。我回复说不好意思我在国内,刚加班完,你先和我留言,我醒了立刻回复你。
然而得来的回复是“姐姐你先别睡,马上,我就问几个问题就好。我想申请XXX,你觉得可能性大吗?”
眼泪当下直接不争气的掉下来。委屈的不是加班到凌晨四点还要回复消息,委屈的是自己的时间在其他人那里不值一文钱。
当然是可以不回复的,不回复当做没看到上班点再回就可以了啊。但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一来一回已经聊了一两个小时,即使到了下班点也很难直接关掉微信终止对话。
另一方面明显就是利益了,想做好,想让大家满意,一定是要付出一些东西的。超长的工作时间和回复消息的速度是优质服务的一个体现。
我们留学是分淡季和旺季的,一年12个月,10个月都是旺季,除了申请还有准备期,旺季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有周末。偶尔撑不住,周日想要休息小半天,也必须把微信名改成(休息中,不在线,请留言)。这“小半天”其实是我们的时间单位划分,因为上班时间不仅仅是上午和下午,晚上反倒更忙。所以哪怕偶尔有时晚上有局,出去聚会,也要拿着手机随时stand by,有新消息就立刻放下酒杯回复。
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一直想写点什么,不是抱怨生活,更不是抱怨这个行业和工作,不想给别人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印象,写下这些只是因为自己太太渴望可以有一整晚的时间用来干自己的事儿,渴望吃过晚饭去街上走走路,或者去超市买买东西,回到家洗个脸做个面膜泡个脚,看个电影读会儿书。可这一切好像都离自己太远了。
比较可怕的是,我好像已经不知道怎么休息了。偶尔有个周末可能一条消息都不用回复,我竟然不知道该干什么,犹豫半天可能是拿出课本备备课,或者翻翻公众号构思下文案。用低强度的工作填补本来高强度的工作,这已经算是休息了?
真的可怕,但仍要继续努力。
只是记录一下,发泄一下。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有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