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唐时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达官贵人皆以赏花爱花为时尚。牡丹盛开之时,他们车马喧喧,纷纷去花市看花买花,争抢珍贵品种。
那鲜艳夺目的深红色牡丹花,售价往往高达五匹素绢。
花农们唯恐强烈的阳光有损花朵的鲜艳,在花丛上面罩起帷幕庇护;恐怕大风吹折花枝,在其旁边织起笆篱保护。
有人买花,成交后又是用泥封起花根,又是用水洒其花朵,即使移到家中,花朵鲜艳依旧。
有一位农家老翁偶尔来到这里,见此情景低头长叹,无人知晓原因。只有我知其心中所思所虑:那一丛深红色的珍奇品种的售价,可是价值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啊!
从这首诗可知,作者对这种过于痴迷的、过于奢侈的赏花爱花的风气是持否定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