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见她是在老街上。一个寒冷的冬天。
她坐在父亲面包车的副驾驶座上,那是我正和母亲还在兴致勃勃的为弟弟选东西,忽然听到有人按喇叭,不巧是父亲和她。
“我在这里等你们。”他朝母亲说到。
上车的时候我是极不情愿的,但父亲把车停在路边等着,我便只好跟着母亲上了车。
父亲的车只有五成新,听说是从熟人手里花低价钱买回来的。车里的座位已经有些许陈旧,窗户上也沾着灰尘,后备箱里放着从街上买来的菜,车开动的时候还会发出刺耳的响声,一路颠簸。
她自然的坐在那里,惯性的拿出药。回过头来朝我们笑了笑。
没过多久,回到了老房子。房子是我出生的地方,知道现在爷爷和父亲仍在里面住着。打开那扇门,儿时的记忆油然而生。虽然已不是当初的模样,本身陈旧的房子经过父亲的改造改头换面,刷上了艳丽的颜色,二楼被拆得乱七八槽。原来秋天果实丰盛的橘子林已经不见了,建起了一个猪笼。
父亲下了车就喊弟弟过来,不想他已经在火炉旁睡着了,随后我回头看也不见她了。
我拿起一件衣服为弟弟披上,出了厨房,见她正坐在板凳上抹着洗衣粉搓这衣服,冰冷的谁水淌过她的手指,冻得通红,却不见她脸上任何表情。之后我便跟着母亲去隔壁邻居家拜访,过了一会儿,我独自回到爷爷家,走去厨房发现弟弟已经出去了,只能模糊的看见一个影子坐在火炉旁。
“你找煜啊,他和你爸一起出去买东西了。”她朝我说到到。
“哦!”我搬起一张椅子在火炉旁坐下。
她时不时的往灶中添着柴火,燃气的烈火冒出的热气扑腾到脸上。
“以后有空常来这玩。”她盯着灶中的火焰说到。
“嗯。”
“煜叫你姐姐没?”她又开口说到。
“嗯!”
“那你妈妈呢?”
“没有。”
“每次都叫他记得叫人,你也别怪他,可能还小,不太懂事,像我小女儿也是一样的。”她拿着火钳的手渐渐迟疑了。
灶中的火渐渐黯淡下去,厨房很黑,我几乎看不见她的表情。
后来和她聊天才知道,她不过才三十三岁,离了婚,有两个女儿,一个不过才十岁大,另一个也才十三岁,离婚的时候她却没有带走一个孩子。
我有些疑惑,问了下去。
“为什么不带走一个孩子?”
她抬起头望向我。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给我找了个后妈,到底不是亲生的,能对我多好。离婚之后一个女人家只能先投靠娘家,自己受苦也就算了,也不想带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受苦,她们跟着她们的爸爸肯定是比跟着我过得好些。”
她平静的说的,好像长时间来吃的苦已经沉淀,不值得一提。
接着她又提到了弟弟。
“煜虽然看起来内向了些,只不过是他不懂得表达感情而已。有天晚上他挨着我睡,不停地动,我还是以为是他睡不着,没想到他是怕我冷着。”
她说着说着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我感觉到鼻头有点酸,煜在我的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了,学会了感恩。他一直都需要被爱的,而我也没有尽到一个姐姐的责任。
就在这时,煜从车上抱着一堆东西气喘吁吁的回来了,他热得脱下外套,跑回房间休息。
她见了,朝着煜说到:“这大冷天脱了外套会感冒的。”
见她忙着添柴,我便拿起了椅子的外套送到了房间。
晚饭前,她和爷爷一起在厨房里忙来忙去,客人纷纷到了,她又不断的从厨房里出来招呼客人,直到饭桌上菜满了,也没见她出。
晚饭过后,又回到楼上多看了几眼,当年父亲与母亲为新婚准备的家具,还没来得及用旧,上面的红漆还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息。只是长年搁置,落满灰尘,封住了记忆,也不见当初那新娘的泪串成珠,冷了心。
我向那只白瓷壶走去,心中有些苦涩,拭去上的灰尘,也不及当初的俏容。
我特地叮嘱爷爷为我把那瓷壶留着,下次回来拿。她一边洗碗一边轻声对我说:“等房子装修好了,我会把这房子好好打扫一遍,你放心,那只白瓷壶我会帮你留着。”
我道了声谢,与她告别。
再后来,我们互相有了联系方式,偶尔也会联系,她会经常要我过去住一段时间,会记得我的生日,在我朋友圈刷屏的时候问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我甚至无意在邻居口中听到过别人夸赞她,听说她能管得住父亲,能打理好那个家。
我想她在那里安了家,终于不用再流浪。那也好,借着那青山绿水褪去过往,重来一段人生,等煜大了,用她填补煜的去填补她的人生,两全其美,我心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