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腊月,父亲家飞来一只燕子。刚开始它停歇在阳台的屋檐下(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家会把“阳台”叫做“燕窝”),熟悉两天后,开始往屋里飞。父亲对它说,你在二楼拉粑粑脏的很,你去三楼吧!燕子好似听懂了,真的飞去3楼,在堂屋正中间的电线头子上开始做窝。没过几天,它又领回来一只燕子,夫妻俩一起衔泥垒窝。
年后,它俩生了6只蛋。春天到来的时候,顺利孵出来6只小燕子宝宝。夫妻俩为了宝宝,把窝缝缝补补了一番,又飞出去衔了好些羽毛回来,将土窝铺得软软乎乎。劳动节期间,小燕子第一次飞起来了!只是要非常小心,小心撞玻璃,小心守在下面的猫咪。
猫咪是个恃宠而骄的家伙。在父亲的规矩里,狗是不能进屋的,猫咪随意。整栋房子就没有猫咪没睡过的地方:阁楼、灶台、窗棂、甚至炒菜锅,以及父亲的腿上…这一两天猫咪不太吃东西,老父亲可愁了!
不过父亲也顾不来,今天猪要生崽了。早上,猪妈妈一直暴躁地拱砖块,非常不安。下午终于开始发作,小佩琪一个接一个陆续降生了,它们是粉色的。父亲守在旁边,寸步不离,跟母亲换班吃了晚饭,继续给猪妈妈接生。父亲打着灯,给刚出生的崽崽们取暖,还说很多称赞他们的话:你是个乖崽崽哦,要等你妈妈生完了再去吃奶,乖哦…
今晚不知道要守到什么时候,父亲说,过几天兔子也要下崽了!好吧,父亲家的动物似乎也到了春天的时刻,放肆地繁衍生长。
这是我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六畜兴旺”。
在普遍工业化城市化的今天,我们对“六畜兴旺”的理解只存在于古代的占卜里,或者寺庙抽到的签纸里,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但古老的农耕文化已经写进中国人的基因,当这四个字具象化在我面前时,我真的狠狠共情到祭祀词带来的精神力量: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耕作允顺,筑室安居!